08/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軍政界:中越戰爭值得反思

今年是「中越邊境自衞反擊戰」爆發三十周年,雖說百年不論史,但是歷史資料的收集考證還是非做不可。親歷中越戰爭的倪創輝在香港推出《十年中越戰爭》七十萬字巨著,填補了內地一項歷史學術空白。

倪創輝在此戰前參軍,六次立功,官居副團長、武裝部政委等校級軍職。該書披露參戰解放軍番號、武器配備、作戰意圖及實戰經過、彈藥補給及消耗,還有最敏感的作戰損傷人數。他沿中越邊防一線舊戰場考證各烈士陵園,掌握廣西雲南烈士墓有一萬一千三百餘。按涼山戰役中國軍五十五軍的傷亡比例約為三比一,則中越戰爭解放軍受傷人數應為三萬餘,越南聲稱殲敵六萬略有誇大。該書又指出,六十萬解放軍同六萬越軍加六萬民軍作戰,沒有佔到甚麼便宜。

對一般中國人來說,該戰自一九七九年二月開打,三月初撤兵,是一場速勝仗。該書澄清了歷史是持續了十年的邊境消耗戰,違背「兵貴勝,不貴久」的孫子兵法。

該書更大賣點在老兵的反思,顯示解放軍思想解放的趨勢。倪創輝批評,鄧小平為教訓越南就開戰是草率的霸權主義,沒經「人大」討論和常委會批准,可能犯歷史性錯誤。他又指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對戰爭應該有知情及表態權。

該書認為此戰弊大利小,越南沒從柬埔寨撤軍,赤柬垮台,中國外交和政治上多年孤立;此戰更打破東西兩大陣營的平衡,造就超強的美國;書中也承認中國在越南的「三光政策」徹底破壞工廠、水電、交通等公用設施,物資全部運回國,在世界上形象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