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醫院管理局向前線醫生發出新指引,當病人生命受威脅時不應要求病人先付藥費,但遭前線醫生批評新指引混亂,令他們更不知所措。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何栢良指出,新指引「限死」醫生在病人危急時不能向他們提出收藥費,影響前線醫生的專業判斷。他批評,醫管局「出樣嘢(新指引)向公眾交功課,到底前線醫生搞唔搞得掂,就係你哋嘅問題」。
何栢良表示,新指引強調醫生決定用藥時,「見到病人就嚟死就唔使錢」,但現時部分醫療服務需要病人付費,包括通波仔所用的支架導管等,若病人心臟病發時「收錢定唔收錢?」有心臟科醫生為此感到憂慮。
他稱,「醫生無法準確判斷病人幾時會死」,若病人危急時不要求病人付費,病情穩定後應否再提出收費要求?這令前線醫生左右為難。
他指出,「收數唔係醫生專長,點樣收錢同幾時收錢?」他又指醫生「用多幾次貴藥,就會被捉去『照肺』」,令前線醫生為難。何栢良要求醫管局設立廿四小時熱線或在醫院設立指定櫃位,解答病人有關使用自費藥物的查詢。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認為,病人生命危急情況的用藥指引,原則十分清晰,他明白有前線醫生關注在手術及其他醫療決定方面的運作情況。他指出,隨着醫療技術發展,醫學界對部分治療的看法亦有轉變,例如心導管手術過去不建議用於危急病人,但現在情況已有變,當局正檢討。
病人組織同炮轟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認為,醫管局強調醫生臨床判斷最重要,但醫生判斷未必百分百準確,如果醫生認為某病人當時情況危急,必須使用昂貴的藥物救命,但事後醫院高層檢討時卻認為病人當時仍有其他治療方案,將令前線醫生再遇到相同情況時難於抉擇,可能影響病人不能快捷地得到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