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超斜危險輪椅難上落

政府高調推行「無障礙運輸」,但部門卻帶頭製造障礙。根據屋宇署所訂「斜道理想坡度」指引,連接上水港鐵站與北區醫院一條迴旋斜道,竟屬「有危險」之列,依賴天橋往返醫院與輪椅使用者每日不知不覺間墮入險境。有學者警告,有關天橋斜道的坡度會對輪椅使用者造成危險,「如果要用都應該整好佢(天橋)。」

連接上水港鐵站、彩園邨、太平邨與北區醫院的太平邨迴旋斜道每天行人絡繹不絕,取道此天橋的包括前往北區醫院覆診的病人,還有往來附近安老院的院友,不少皆為行動不便的輪椅使用者。

多番投訴政府懶理

不過,其中一端採用迴旋斜道設計的天橋,卻因斜道過陡令輪椅使用者望橋興嘆。經常陪同長者使用天橋的陳先生質疑天橋設計失誤,「呢條橋已經好舊,設計好差,坐輪椅嘅好難自己上落,就連我推佢哋都覺得好辛苦。」陳對政府未有增加無障礙設施大表失望。

為了解天橋斜度,記者以斜度儀作實地量度,發現整條斜道的平均角度為七至八度(比例約為1:8.33),超出屋宇署所訂安全標準(1:20與1:15之間),不少推着輪椅上落的市民均顯得十分吃力。

北區區議員藍偉良指出,不少居民曾指天橋過陡,要求當局增建無障礙設施如升降機等,惜多次向政府反映均未獲正視,「同啲部門講過好多次,只係加部升降機啫,點知一直冇聲冇氣,根本就冇理過啲居民!」藍指自去年清河邨落成入伙後,太平邨迴旋斜道人流不斷增加,改善措施刻不容緩。

人流激增亟待改善

曾實地視察天橋情況的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克勤亦稱,天橋迴旋斜道設計斜度並未合乎標準,對輪椅使用者造成極大不便,「呢條行人天橋使用率咁高,睇唔到有乜理由唔做改善工程!」陳促請部門勿再「推嚟推去」,讓改善工程即時上馬。

對於天橋過陡一事,房屋署與路政署發言人不約而同表示,問題已交由北區民政事務處處理,未有直接回應。而北區民政事務處發言人則證實,房署曾派員量度迴旋斜道,發現斜道「或未能」滿足輪椅使用者需要,該處將繼續與相關部門商討改善方案的可行性,但落實時間表則欠奉。

設計過時有指引不依

政府近年大力提倡「無障礙運輸」,屋宇署亦早已制訂相關指引。據屋宇署出版的《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顯示,斜道的理想坡度為「1:20與1:15之間」,凡坡度大於1:10即表示存在危險。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指出,政府在資源許可情況下,應為一些年代久遠、建築時未有「無障礙概念」的公共通道加設相關設施,以切合現今社會需求。他說:「1:20即係三度至五度左右,如果係七至八度已經太陡。」對於上述天橋擁有1:8.33的坡度,陳坦言「太斜喇,算係幾危險」,認為須作改善。

記者 許紹基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