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藍綠合擊兩岸得益

自從馬英九上台後,國民黨重回執政寶座,兩岸關係突飛猛進,讓人深深體會政治是可能的藝術,在政治的領導下,一切不可能都變為可能。

國共論壇定期舉行,諸多議題一項項地開放,海基海協兩會也正常運作。兩岸合作速度之快,引起台灣不同的聲音及批判的意見,不滿的情緒在綠營蔓延,也在藍營滋長。不過民進黨高雄市長陳菊登陸,強調北京除了與國民黨來往,還應該要聽基層及民進黨的聲音,讓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有一轉彎變化的空間。

台灣的政治與經濟複雜關係,過去民進黨一味地反中也不利於台灣的發展,若快速全然地傾向中國,也將讓台灣民眾有所顧忌。

中國大陸貴為世界工廠,世界強國紛紛進駐加強交往,台灣如果不能與時俱進,肯定會被邊緣化,因之台灣在馬英九政府主政下的快速對大陸開放政策,雖然掌聲四起,但亦有不少憂慮的聲音。因此,陳菊大陸之行有助國民黨找到大陸政策的槓桿。兩岸關係發展加入民進黨因素,不讓大陸政策走得太快,這對北京有所交代,對民進黨也有所尊重。

可以說,陳菊登陸不僅有利於打破民進黨與大陸的僵局,更有利於國民黨今後大陸政策的運作,行穩以致遠,讓大陸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行政院長劉兆玄就認為在野黨的質疑是好事,可以讓政府推動工作更步步為營,讓台灣朝野有分進合擊的功能。

台灣是否放緩互動腳步,端視國民黨內部變化。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已成定局,有謂他兼黨主席有利於政務推動,可貫徹其理念,實踐清廉執政的諾言;另一方面他亦可主導兩岸政策,而非讓「國共平台」主導,政府只有配合。

隨着連戰、吳伯雄淡出,屆時國共平台和兩會的運作都可在新的規範下進行,台灣將由國民黨扮白臉,民進黨扮黑臉,分進合擊,為台灣找出利用中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