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除鄧小平之外,個人命運和政治修為最值得研究的人物就是趙紫陽和胡耀邦。兩人都是中國現代變法的功臣,也是現代變法的悲劇人物,當然,趙紫陽的悲劇又遠遠超過胡耀邦。趙紫陽下台後被軟禁十五年,至死未能「解脫」,直到今天還背負「支持動亂、分裂黨」的罪名。
趙紫陽的悲劇雖然比胡耀邦悲,但政治聲望和人格影響卻比不上胡耀邦。胡耀邦的病逝,當年引起了許多人,特別是普通黨員幹部、黎民百姓發自內心的極大悲痛,這樣的悲痛只有周恩來病逝時有過,這樣的悲痛還出自對整胡耀邦下台的人的強烈不滿。這種政治激情、政治悲情在胡耀邦之後,中國老百姓對中共任何「去見馬克思」的人都沒有過,胡耀邦的死後哀榮,可說至壯至烈至大至美。
更具影響力的是,胡耀邦生前培養的「團派」在他死後開花結果,主導一代中共政壇。胡耀邦的這些「政治傳奇」和修為,除了他個人的經歷、人品、思想之外,也和鄧小平及中共其他元老的微妙關係難解難分。沒有鄧小平,就不會有胡耀邦取代華國鋒出任黨中央主席、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沒有鄧小平,就不會有胡耀邦在推行建設「第三梯隊」時,把他文革前當團中央第一書記時的老部下、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啟立定為接班人,從而也就不會有「團派」的後續發展,終成大氣候。
同樣地,如果沒有鄧小平對胡耀邦的不滿和順從其他元老的壓力,胡耀邦也不會在政治上悲劇性的垮台,也不會有趙紫陽因接其位而「在劫難逃」——這是趙紫陽初任總書記時公開對外國記者講的話,一年多後一語成讖!這之後有了江澤民接班,但在中共十四大上,鄧小平和其他元老又為第四代欽定了接班人——一位「團派」出身的接班人,為胡耀邦當年的政治建設續了「香火」。
今天第五代接班人,則是當年唯一力挺胡耀邦和鄧小平拍桌子的元老之後,政治弔詭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