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曾蔭權親口表示考慮動用儲備刺激經濟,令人有「千年鐵樹開了花」的感覺。事實上,以往也有人建議動用財政儲備應急,但總是被港府拒絕,指需預留彈藥,而且愈多愈好。為甚麼曾蔭權突然覺今是而昨非,願意改變港府的頑固立場呢?我們認為,原因至少有三個:
一是金融海嘯對本港的打擊遠超港府的預期,百業蕭條,經濟萎縮,失業率大幅飆升,連曾蔭權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他從政數十年,從未見過經濟急劇下滑得如此嚴重;二是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劣評如潮,遭到立法會大多數議員的杯葛,如果預算案被否決,不但政府難堪,更可能引發憲制危機,非同小可;三是港府及曾蔭權等高官的民望持續插水,顯示市民對管治亂象忍無可忍,民怨沸騰,今年「七一」可能重演五十萬人大遊行的場面,當權者隨時腳痛發作。
客觀來說,香港淪為金融海嘯重災區,港府進退失據,完全是咎由自取。港府一直認為金融海嘯是外來因素,可做的事情有限,故一直坐以待斃,坐等運到,而推出的所謂對策,不是純屬吹水,就是空有口惠。稍早前,曾蔭權還當着數百名亞洲政要的面,大膽預測香港經濟最快於今年下半年好轉,香港將成為最早復甦的地區之一。現在曾蔭權自打嘴巴,改稱誰也無法預測金融海嘯何時見底,香港正面對最嚴峻的情況。曾蔭權曾嘲笑別人是二流分析員,其實他自己又何嘗不是。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如果港府及時改弦更張,也許還來得及。問題是,曾蔭權說話是從來不算數的,承諾是永遠不兌現的,「十大基建」、「黃金十年」大家都領教過了。如今他故技重施,一方面聲稱加碼紓困,一方面又說要等到年中時評估,有需要才推出有關措施。潛台詞是,經濟最差的時候還沒有到,加碼紓困的時機還不成熟,要市民繼續捱下去。怕只怕,等到他認為經濟差時才出手,香港已經屍橫遍野了。如果曾蔭權是醫生,他一定會拖到患者病入膏肓才醫治,病人必死無疑。
曾蔭權的紓困邏輯,實在是莫名其妙。就像一個將軍聲稱武器如何先進、彈藥如何充足,但空槍上陣,如何能打勝仗呢?事實上,除了薪高糧準、旱澇保收的十六萬公務員外,各個階層都深受金融海嘯之苦,嗷嗷待哺。最新統計顯示,本港月入低於四千元的家庭由十五萬五千戶激增至十九萬戶,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兒童高達三十五萬人,部分兒童三餐不繼,要上街檢紙皮幫補家計。難道曾蔭權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全不知情嗎?
港府對市民的苦況繼續無動於衷,冷血到無以復加。舉一個例子,今年南海休漁期延長半個月,漁民生計雪上加霜,業界派代表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求助,要求給漁民提供四千元津貼培訓課程,詎料兩人一口拒絕,還揶揄漁民「如果生活有困難,就去攞綜援」,氣得業界怒罵政府涼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港府反其道而行之,反映其一有困難就向中央伸手的懶人思維。我們想強調的是,如果港府繼續袖手旁觀,全港市民都跌入綜援網,屆時香港坐吃山空,高官們的高薪厚祿從哪裏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