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好滋味 重慶酸菜魚

中國4大菜系之中的四川菜,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聞名天下,若要將其分門別派的話,亦有上河幫及下河幫之別。其中下河幫是以重慶為首的農家菜,菜式不但別有風味,當中部分食材,至今仍然是許多經典外省料理的原材料,一直伸延以至發展成不少家喻戶曉的名菜,好像今日這道無人不曉的重慶酸菜魚,便是以農家自家醃製的酸菜炮製而成,呈現出地方菜獨特鹹鮮酸辣、香甜椒麻的好滋味。

以物易物 煮出經典

重慶酸菜魚是川菜中較為人熟悉的經典名菜之一,也是現任尖沙咀一間上海菜館主廚楊建委師傅的至愛美饌。楊師傅本身無辣不歡,對重口味的四川料理情有獨鍾,受其菜式獨特的烹調及選材風格影響,12年前開始鑽研地道及正宗川菜,最近上海菜館開始加入其他外省傳統菜餚,酸菜魚自然成為新餐單的首選。

提起酸菜魚,楊師傅滔滔不絕:「這道菜的由來可謂眾說紛紜,曾聽說過一個版本指酸菜魚源於重慶璧山一個善於垂釣的老翁,某天將豐富魚獲帶回家,他的老伴吃厭了煎蒸等慣常煮法,於是誤打誤撞,將魚起肉放進酸菜濃湯中,結果發現味道極為鮮美,老翁大讚之餘,也將酸菜魚的烹調方法四處宣揚,及後便成為璧山區內的家常名菜。」

楊師傅續指酸菜魚亦有說源起於重慶江津的江村漁船,漁夫將捕獲的大魚出售,剩下的小魚則與江邊的農家交換自製的酸菜來吃,於是酸菜與魚便成為大家日常食材,酸菜魚亦應運而生。

一菜八味 回味無窮

酸菜魚不斷進化,味道層次亦豐富多變,漸漸由漁村及農家料理,演變成為代表重慶的經典名菜之一,並於大約半個世紀前開始盛行,不再局限於四川重慶一帶,而做法及選材亦日趨講究。

楊師傅分享道:「酸菜魚這道菜選材看似簡單,但煮法、步驟及配料都非常繁複講究。首先,魚肉一般會用活口以取其鮮味,至於農家自家醃製的酸菜,則要夠鹹夠酸,再加入花椒、自家醃製的小米椒、紅泡椒及辣椒乾等,利用不同層次的辣與香味,豐富菜式的味道。」

用料多而講究,做法亦不馬虎。「酸菜先要切成幼小,汆水後炒香備用。湯頭以魚湯及奶湯混合而成,魚湯是指用鮮魚頭尾及魚骨熬製而成;奶湯則是用老雞及豬骨長時間熬煮至奶白色,取其甜及鮮味。魚生劏後,去頭去尾,起出中間魚肉後,挑骨切成薄片,用蛋白、鹽及胡椒略醃後走嫩油備用。湯汁以花椒油、米醋、胡椒及糖鹽調味,最後才依次加入大豆芽、酸菜及魚片等,炮製出集鹹、鮮、酸、辣、香、甜、椒、麻8種味道,複雜而多變,難怪會成為膾炙人口的重慶名饌。」

魚肉片薄至透光

酸菜魚的靈魂食材是酸菜與魚肉,其中對魚肉的要求極高,除了必用鮮魚外,還講究劏魚切片的技巧。楊師傅指,鮮魚生劏後要洗淨瀝乾水分,斬去頭尾後,起出中間的魚骨,挑出魚肉中的細骨成2塊魚肉。之後將魚肉片至少於2毫米的厚度,魚塊大小也最好一致。片起的魚塊,以能透光才算合格。

百變川菜多派別

川菜講究味道百變與層次豐富外,亦分為不同派別,內行人會以上河幫、下河幫及小河幫來劃分。上河幫是指成都菜,也是流傳多時的傳統川菜,主要分為家常及宴會菜,為人熟悉的有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開水白菜等。

至於下河幫則是重慶菜,又名渝菜或渝派川菜,派系以大方粗獷、變化多端為自家風格,麻辣火鍋、水煮系列及辣子雞等,都是當中表表者。而小河幫又稱為鹽幫菜或自貢菜,是以自貢為中心的川南菜式,卻非川菜主流菜系,因此,菜式鮮為人知,比較出名的有冷吃牛肉、富順豆花等。

撰文:褚愛琪

部分攝影:胡振文

查詢電話:2806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