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為自己先人山墳鄰近的山墳上香,甚至清理雜物、野草。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定受人尊重,一定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在現代,也有人解釋為,有道德,一定有守望相助的好鄰居,這也說得通,因為遠親不如近鄰,隔籬鄰舍也是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
在因果而言,掃墓顧及先人的鄰墳,是公德,也是替先人積陰德。掃墓不同掃雪,掃雪是「各家自掃門前」的,掃墓則顧及鄰墳,是利己,也是利人。我們不妨解放思想,如果相信人去世後有靈魂,就應該考慮到,先人很可能已和鄰墳的靈魂結交為好友,為先人的鄰居好友上香,其一定樂意見到。這樣做,鄰墳的後人也這樣做,就是良性互動,營造祥和氣氛,和氣生財,以和為貴,「事死如事生」也是這道理。
另外,鄰墳的雜物,隨風飄蕩,會影響自家祖墳的觀瞻。野草蔓延,更不利風水。舉手之勞,家家有求。如果鄰墳的後人因種種理由,而未能前來掃墓,受到照顧,它的先人和後人都會感恩。
明白以上道理,道德再昇華,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掃墓時留下的雜物和垃圾,必須小心清理,切勿往鄰墳棄置,把鄰墳當成垃圾桶,其實就是委屈自己先人在垃圾堆中長眠,不能安樂,又怎會保佑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