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在街上游走,沿途總會看見一些店舖閘門,平凡乏味的款式,沒有多少人會留意,但其實只要加點創意,它們便可成為反映城貌人情的畫布,可塑性極大。說的是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發起的創作企劃「城市閘誌」,去年找來一班藝術家走入港島區,給多家小店的閘門改頭換面,以畫作表達店舖靈魂,今年則轉戰深水埗與油尖旺,20道鐵閘藝術作品已一一完成,把最地道的城市景觀呈現你我眼前。
要數本港最多姿多采的社區,相信不少人的答案會是「油尖旺」,皆因區內潛藏着不同行業的老師傅,像位於新填地街的「同利玻璃」,其閘面便刻畫了兩位玻璃工匠的生活日常。創作人是自小於油麻地居住的插畫師慧惠,她於數年前開始進行街頭速寫,把小店面貌記錄下來,後來自覺要給陪伴自己多年的社區一個交代,於是參與了「城市閘誌」。「從前我對玻璃行業的認識甚少,這個計劃令我對店舖的認識加深了,看到兩位師傅—昌叔和林叔如何劃玻璃、製作金魚缸、錶畫等,印象很深刻。」店舖主人陳先生表示,希望把這畫作送給兩位師傅,以表敬意,其中昌叔每天要由長洲來到九龍上班,那份敬業樂業的精神令人欽佩。
說到創作期間的難忘事,慧惠分享了一段驚喜體驗。「為了這次創作,我要前往平日甚少到訪的五金舖、油漆店購買材料,原以為那些店員會比較粗魯,但現實情況又是另一回事,店員比想像中溫柔,老闆更會給我提供調色上的建議,非常貼心。」慧惠又認為,創作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社區藝術更可促進人際交流:「如果沒有接觸這間玻璃舖,我不會知道玻璃工藝的精髓;如果我沒有把師傅的日常工作畫出來,街外人便不會知道店內情況。在社區進行創作,可以把心中的訊息逐層傳遞,這份感染力相當有趣。」
在深水埗基隆街的小巷,坐落了一家經營了大半個世紀的單車舖「公棧單車」,鐵閘上可找到藝術家Noble的作品。有別於其他鐵閘畫作,它分為兩邊,共有四面,交代了單車行業的轉型。「落筆前,曾到店舖與老闆交談,了解單車舖的運作,讓我發現到行業的轉變很大。從前,單車舖主力做改裝和維修用於送貨的工具車,但隨着時代進步,單車的運輸功能已大大減卻,現時多被用作代步,或消閒用途。」兩邊畫作均以深水埗為背景,為了交代新舊轉接,Noble在右邊畫上正在維修單車的男店主Paul,左邊則描繪女店主Winnie騎着單車奔馳的畫面。
創作歷時2至3星期,Noble表示,最難忘是不時得到店主Winnie熱情款待,給他送上麵食、糖水、老火湯等,這份支持令他體會到這家老店的經營之道。「一間小店經營了70多年,依然深受歡迎,就是靠人情味留住顧客,難怪有住在將軍澳的熟客會老遠前來光顧了。」如今城市發展迅速,新舊交替每天都在發生,我們沒有力量阻止,Noble慨嘆只能用畫筆記住當下,亦希望透過落區創作,喚起人們對社區的關注。「透過文字報道關於社區的討論,大眾的反應未必很熱切,相反畫作有美感,或許更能惹人注意。」
為了讓大家知道更多藝術鐵閘背後的小店故事,灣仔動漫基地現正舉行「城市閘誌2018」展覽,期間更有免費文化導賞團,給予大家深入了解的機會。
城巿閘誌2018
日期:即日至4月17日
地點:灣仔茂蘿街動漫基地3樓
免費入場
導賞團報名:www.hkyaf.com/hkuc_tour2018
撰文:余彩瑜
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