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鞍山尋找礦村的故事

想試試礦工的體驗嗎?不是曠工,而是到礦場返工!話說昔日馬鞍山有一個大礦場,附近仲有一條礦村,雖然礦場已於1976年結業,但由古蹟活化的鞍山探索館,不但成為反映歷史的平台,更配合導賞、課堂等活動,讓大小朋友體驗礦工的生活。

活化歷史建築

馬鞍山礦場曾是本港規模最大的採礦工地,五、六十年代屬全盛期,每年的鐵沙產量多達40萬噸,約3,000名礦工在此幹活。由於工人及其家眷於礦場旁邊搭建房屋,礦村逐漸成形,於是有教會團體到村內開設聖堂(恩光堂)與學校,為村民提供教育、救濟等支援服務。及至礦場結業、村民遷出,學校亦告停辦……鞍山探索館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為保存社區歷史而發起的活化古蹟項目,它的所在地─恩光堂,連同附近的信義學校、兩所幼稚園、教師宿舍等5幢建築,全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而礦洞遺址則是二級歷史建築,游走其中,可感受昔日礦村的社區氣息。

深入礦場遺址

現時鞍山探索館推出的人氣活動包括鞍山主題導賞團、礦山古蹟故事導賞遊、礦村親子半工遊等等,以導賞遊為例,參加者除了可以走訪礦村、教會建築群及礦場遺址,了解昔日馬鞍山採礦業的輝煌過去,小朋友更可化身礦工,體驗昔日礦工生活。據導賞員指出,礦場遺址可以參觀,但礦洞是嚴禁進入,大部分洞口已被當局封掉,惟獨保存得較好的240ML洞口是半封狀態,但大家只可於洞外觀看,並利用磁石吸攝地上含鐵礦成分的礦石。至於「240ML」代表海拔高度,因礦洞位於山上,所以用海拔高度來識別。除了240ML,大家還可於遺址內找到192ML、110ML等洞口。

體驗村民生活

礦洞以外,參加者亦可一睹昔日礦場建築,如風機房、警衞室、醫療室、工棚等,部分建築因日久失修已不能應用,醫療室和工棚仍有村民作活動用途。至於鞍山探索館是礦洞文物的展覽場,並設有礦工學堂,教授學員觀察石頭與鐵礦石的分別,或利用磁石於沙礫中吸出鐵沙,認清礦石的特質。與此同時,參觀者可接觸一些小玩意,包括「瘋狂滾地環」與「無敵風火輪」,前者是一支鐵叉控制一個大鐵環,後者則是以汽水蓋製作,讓大家從另一角度體驗昔日礦村的簡樸生活。順帶一提,館旁有咖啡室,內有「腐乳大饅頭」和「礦石曲奇」供應,均為當年礦工經常食用的,甚有風味。

鞍山探索館

開放時間:10:00am~5:00pm(逢星期六、日)

查詢:3421 1436

網址:gyc.elchk.org.hk/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陳世昌

模特兒:Kelly(Moguls)、陳正曦

部分相片:由相關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