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香港入境旅遊過去十幾年的發展,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受惠於中央開放個人遊政策,加上本身傳統的旅遊資源和購物優勢,2004至2014年間香港出現入境旅遊的黃金期,訪港遊客持續大幅增長,由2004年的2,180萬人次,上升到2014年最高峰的6,083萬人次,增幅接近兩倍。但與此同時,政府並未因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在配套上作出相應調整,由此衍生出一連串問題,令旅遊業發展進入了瓶頸。
問題一,是安於現狀,缺乏長遠規劃。過去十多年,政府只是滿足於訪港遊客持續增長,並無深入研究入境遊客結構變化及認真評估香港接待能力,應對區內競爭對手措施亦不足,缺乏長遠旅遊發展規劃。
問題二,是側重大型景點投資,輕視本地旅遊資源開發。在旅遊景點建設上,政府明顯側重大型景點的投資,近年投放在海洋公園及迪士尼擴建開支接近200億港元。相反,對本地其他旅遊資源的硬件投放及軟件旅遊的配套支援有限,就連在一些國家的社區、景點恒常提供的免費導賞及旅遊大使服務,政府卻以無預算為由,不願提供;導遊培訓及資格認證仍墨守成規,未能因應遊客的需求變化而作出專業分類,令導賞服務水準參差。
問題三,與旅遊相關項目缺乏統籌,各自為政。旅遊行業規管、大型景點建設及宣傳推廣撥款由商經局轄下的旅遊事務署負責,但不少本地景點的主導權卻分散在不同政策局的管轄範圍內。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郊野公園和地質公園由漁護署負責;飛躍啟德、大嶼山與旅遊相關規劃由發展局負責;地區旅遊資源,如博物館、古蹟、西九文化區等則歸民政局負責。由於各政策局各有自己的工作目標,又不想管過界,大家都不願意主動出面統籌協調。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政府要改變傳統的觀念,幫助旅遊業轉型,做好規劃,讓本地資源得到最大的發揮。
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