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沒有在風暴中成長

8號風球後例必出現的,是「鬧爆天文台」,無論何時落波、如何明示或暗示,總有人覺得「無所適從」。 活於香港的成年人,大抵一定經歷過打風,也一定經歷過落波後趕上班的情況,那麼,為何每次打風後也要鬧?是天文台「死性不改」麼?須知道天氣難測,天文台長無法控制颱風的走向,也不能完全預知維港的烈風何時緩和。落波與否,首要考慮的應該是市民的安全,而不是陳李王何君有沒有假放,或甲乙丙丁市民是否覺得車站擠擁。今次「海鷗」讓大部分人放了半天假,亦足以證明根本沒有「李氏力場」這回事。

如此看來,問題便出在市民身上,我們從來沒有在打風的經歷中成長。所謂「經一事長一智」,落波便上班是事實,港人上班心切的心態亦一定改不了,那麼,為何我們不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態與習慣?不想擠擁的話,便早一點出門口,真的太擠迫的話,便忍耐一下。畢竟,一年頂多一、兩次8號波,何必每次也要拿天文台出氣?

媒體亦有一定責任,他們總是走到紅磡隧巴站和最繁忙的列車月台,看看有沒有人龍,又訪問乘客等了多久(以及聽他們發牢騷)。想問問,平日上班時間,不也是大排長龍麼?為甚麼落波後「打蛇餅」就是「新聞」?

最後,想借用友人在面書的一段留言,題目為「萬能Key」:

(10:40轉3號波)11點先轉我咪唔使返工囉!天文台玩死人!

(11:40轉3號波)12點先轉我咪唔使返工囉!天文台玩死人!

(12:40轉3號波)1點先轉我咪唔使返工囉!天文台玩死人!

不如想想,天文台為何要「玩死你」?

網址:www.facebook.com/newpapaclub

劉偉恒•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