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丈夫、爸爸、學生、下屬、上司……人生這台戲,每個人都要因應對手分飾多角,崗位的轉變有被動也有主動,像「演戲家族」藝術總監彭鎮南(Victor)的戲劇人生,也在不斷轉角——演員轉導演,舞台劇轉音樂劇,還要是主動居多。「內心從沒出現過『困難』二字,我想,這些(轉變)都是一個學習過程罷了。」
站在舞台前的Victor,身兼多職,既是演員,又是導演,還要是藝術總監,擔子不輕卻又樂此不疲,作品更屢獲嘉許,殊不簡單。回望自己走過的創作路,Victor坦言,沿途有過不少轉變:「讀大專時,主修工商管理,奈何太喜歡演戲,即使讀了兩年也決定轉投演藝……」畢業後,Victor懷着一腔熱誠,演過舞台劇、電視、電影,但在香港,能養活一位全職演員的地方委實不多,於是Victor決定跟幾位演藝畢業生自立門戶,開創劇團「演戲家族」:「初始階段,人人都雄心壯志,但幾年後,大家走的路都不同了——有的專注幕前演出,有的更考慮轉行,而我則飛往英國修讀導演課程;自此,劇團也靜下來……」
現實,讓不少懷有演戲夢想的人選擇放棄,Victor卻不曾想過要離開舞台:「一有困難就走,讀書那4年For What?這是自己的選擇,既然學懂了理論、技巧,又有信心,而且真的喜歡做,那就要堅持下去,不要想太多。曾試過白天打Office工,晚上則排戲,體力消耗很大,也影響創作,最後索性全職演戲。當然,這需要其他人的默許和幫助才行,幸好我在家中的排行最小,沒甚麼負擔,家人亦願意給我去闖,因此從英國學成歸來,一心重整旗鼓,找回有心演戲的同學朋友,希望令劇團『復活』。記得重整後第一齣作品是《狷窿狷罅擒高擒低》,當時我是導演也是演員,一來不用請多一個人,可省點錢,二來也想實踐所學……」
時至今日,劇團在音樂劇方面取得不俗的成就,對此轉變,連Victor自己也始料未及。「真的沒想過會創作那麼多音樂劇。我不是音樂人,雖然讀書時學過一些基本知識,卻沒有實際經驗;一開始演《遇上1941的女孩》,只本着一種參與的心態去做,作曲填詞寫了甚麼,就唱甚麼吧……而轉捩點應是由認識高世章和岑偉宗開始。」音樂劇《四川好人》是三人首次走在一起,Victor坦言,那次是抱着一種學習心態跟高世章和岑偉宗合作,大家是一種「Give and take」的關係。「初聽高世章的歌,只覺得很『百老滙』,細聽之下,慢慢理解到樂章如何跟戲劇結合,過程令我獲益良多。」
看過Victor執導的音樂劇《四川好人》和《一屋寶貝》,相信也會被當中的動人音樂和緊湊情節所吸引。談到快將公演的新作《穿Kenzo的女人》,Victor難掩興奮心情:「再次跟二人碰面、合作,很期待有新火花。劇作改編自錢瑪莉的同名小說,當初是岑偉宗向我推薦這本小說,一看已很感興趣,邊看邊笑。故事發生於70年代的香港,描寫4個女子在情路上迷失,主角錢瑪莉寫得很立體,個性鮮明,對白又抵死幽默,你可能會覺得她好型,也可能覺得她貪慕虛榮,我就覺得它不是一般愛情故事,當中包含了時代足迹,深刻地反映港人的價值觀。」
至於以「圍讀」形式演出,大家可能感到陌生,其實就是全體演員拿着劇本,配合簡單的布置和服裝,把全部台詞及歌曲演繹一次。Victor說:「香港的製作,很多時都趕着上場,較少做圍讀演出,但這種演出形式在外國很常見,不是甚麼新鮮事,最主要是希望藉此了解觀眾對劇目的直接反應,再作修改,也讓觀眾參與創作過程。」是次圍讀演出,除了有即場問卷,還會在周六、日下午場演出後,舉行觀後感分享會。「觀眾要有心理準備是來了解故事和參與創作,當然,未必所有人懂得在藝術創作上指出如何做得更好,但勝在反應夠直接,會不會笑?特別喜歡哪一部分?這些意見對創作人來說,十分寶貴。」
劇作改編自同名小說,作者以筆名錢瑪莉為主角,通過自白形式,刻畫4位事業女性於70年代中後期的生活——才貌雙全的主角,目睹條件遜色的女生紛紛找到好歸宿,自己卻為情歸何處而發愁,表面風光,卻活得一點也不快樂,同時又認識了3位同病相憐的好姊妹,頗有《Sex and the city》的味道。
圍讀音樂劇《穿Kenzo的女人》
演出日期:11月7至10日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票價:$180
查詢電話:6715 4437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及英國密德薩斯大學,1991年夥拍一眾演藝同學成立「演戲家族」,並憑《錯吻情真》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後來推出的音樂劇作品均獲頒香港舞台劇獎最佳整體演出獎,包括《邊城》、《四川好人》及《一屋寶貝》。2008年,彭氏獲英國文化協會選為60位本港知名英國畢業生之一,以表揚其舞台成就。
撰文:李潤康
部分攝影:林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