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濕防膚乾

天氣乾燥濕度低,外露的肌膚很易成為北風下的「受害者」,出現脫皮、龜裂、紅腫、痕癢等爆坼現象,因此踏入秋冬,男女老幼也應正視護膚問題,做好補濕,才可免受「膚乾」困擾!

正視護膚Q&A

Q1:爆坼現象置之不理,有機會引致濕疹嗎?

A1:對。每當季節交替,濕疹就會悄悄來襲,而且愈乾燥愈易出現!原因是,當皮膚呈乾燥狀態,屏障功能就會變得脆弱,容易引發敏感及各類皮膚病,而濕疹正是容易於秋冬季節惡化的皮膚病!

而異位性皮炎,屬於慢性皮膚病,任何年紀都有機會患上,但因大部分患者早於兒時已發病,故又稱小兒濕疹。發病時,患處表面會變得乾燥,伴有痕癢、紅腫、疼痛等症狀,病況嚴重時,患者更會抓到出現紅疹、流膿等情況。因此,當皮膚出現爆坼,應立即塗搽潤膚霜。

Q2:含類固醇的藥物是否需要依據醫生指示才能使用?

A2:對。一般而言,濕疹患者經過妥善護理後,病情都會受到控制;若然病情未見改善,就需要靠藥物幫助。醫生主要處方含輕度類固醇的藥膏,藉以止痕抗敏、紓緩紅腫,令患者停止因痕癢而抓傷自己,免病情不斷惡化。許多人對類固醇藥物過分抗拒,擔心用後出現副作用,以致自行減少用藥次數。其實針對濕疹的用藥分量甚為輕微,倘若患者按照醫生建議的劑量及次數使用,基本上是安全的。

Q3:只有乾性皮膚的人,才容易皮膚乾燥?

A3:錯!除了乾性,老化及敏感性肌膚均容易變得乾燥。若皮膚曾曬傷,或曾出現過敏症狀,甚至發炎,亦需要好好護膚。此外,長期服用藥物(如抗生素),或本身有毛病(如乾皮症、甲狀腺失調或因更年期引起的內分泌失調)都會比較容易遇上皮膚乾燥的問題。

Q4:想加強護膚效果,塗搽潤膚霜時,是否愈厚愈好?

A4:錯!潤膚霜只宜抹上薄薄一層,否則有機會阻塞毛孔;要是用後仍覺乾燥,可在特別乾燥的地方多補充,原則是寧願多補幾次,也不要一次過塗得太厚。值得一提,護膚品應以性質溫和、無添加香料、鹼性較低為首選,但大體上,只要用後感覺舒服,不覺繃緊便可。

Q5:多飲水可以預防皮膚爆坼嗎?

A5:錯!基本上,飲水是為身體各部位提供水分,並非單單供水給皮膚,所以肌膚乾燥爆坼,不能單靠飲水來補充,預防方法是趁洗澡後5分鐘內,在表皮塗上較油性又補濕的護膚霜,藉此鎖住體內水分。同樣情況亦適用於洗手後,建議應補搽一次。

Q6:沖熱水涼有助補濕嗎?

A6:錯!沖涼跟補濕是沒關係的,還要注意沖涼的水溫與時間是否適當!

首先,水溫宜維持於37℃與38℃之間,不能過熱;其次,淋浴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否則皮膚保護膜很易受損,鎖水及保濕能力大受影響,令皮膚更為乾燥。

滋潤湯水

空氣中的水分下降,環境變得乾燥,容易損耗人體津液,令咽喉、肌膚等得不到滋潤;根據中醫學角度,飲用養津、滋陰的湯水,可為肌膚帶來滋潤,主治皮膚乾燥的玉竹生魚湯正是不錯的選擇。

玉竹生魚湯

材料:玉竹5錢、杏仁5錢、石斛6錢、生薏米1両、蜜棗4粒、生魚1條、節瓜1斤

煮法:生魚洗淨去鱗,用薑煎至微黃,節瓜切成片狀,連同其他藥材放入煲內,以文火煲4小時,連湯渣一起進食。

功效:改善皮膚乾燥問題

秋冬是皮膚病高峰期

秋冬季節,除要留意爆坼問題,此段時間亦是不少皮膚病症發病高峰期,好像會引致嘴唇紅腫的唇周皮炎、俗稱「風疹」的蕁蔴疹、各類口瘡和唇瘡,以及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等,都會趁人體免疫系統受天氣影響變弱時乘虛而入,因此大家要着重維持身體的免疫力,以減輕皮膚對致敏原的過敏反應。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黎劍華

鳴謝: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註冊中醫師胡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