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點心有點像人是不是?否則《美女廚房》一眾女郎不會喚作春卷腸粉豆沙包。某些點心卻令人想起男性,但我的意思不是粉腸或滷味。
身在新加坡,在朋友邀請下,到一間叫做Yum Cha的中式酒家享用午餐,顧名思義當然是飲茶食點心,因為不存期望,所以頗有驚喜;茶葉選得並不Cheap,沖泡出來的茶水頗芳香,點心款式亦基於因地制宜,而具自家特性。例如脆皮炸蝦餃,棄用常見的半透明餃皮,改以酥皮包餡,經香炸後毫無一點油膩,入口酥香無比,反映出新加坡人對香口惹味食品的偏好;另有醉香紙包雞翼,肉質做得頗嫩滑,紙包食品工序多,香港酒樓不願做,將雞翼全拋入油鑊或滷水便算了,新加坡的慢生活,尚可提供這類老口味。
還有北京煎肉餅,其實沒有太多北京感覺,因為餅皮是取材自印度麵包,層次十足好鬆化,明顯是新加坡多元民族的Fusion結果。攝影師朋友一邊拍一邊說:「估佢唔到喎,本來大纜扯唔埋嘅印度麵包,居然可以走入中式點心裏頭!」我心血來潮答:「我哋就稱呢款點心為『陳X聰』!」然後大家笑到要暫停工作。
是我,我們真是好Mean,人家談情說愛,本來干卿何事,卻要插把嘴才覺安心。
但娛樂新聞從來就是娛樂,為我們提供茶餘飯後一盅兩件的話題,笑過後,就忘掉,不上心。
說到底,若果印度麵包與中式點心都可達至水乳交融,背景相異的男女又怎不能開花結果?
旅遊飲食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