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行業急速發展,電池市場增長潛力龐大。作為鋰礦出口國之一,澳洲亦是受惠者。有研究報告更指出,該國可以擴大其於電池產業供應鏈的定位,從而獲得巨額經濟效益,並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職位。
顧問公司Accenture Plc表示,假如澳洲發展如精煉金屬、專業化學品等更多涉及電池供應鏈的下游產業,並且在鋰電池生產方面建立專業技術,相關行業到2030年將會貢獻經濟約74億澳元(約436億港元),並額外創造1.6萬個工作職位。相比之下,若僅專注於礦材出口,行業的經濟貢獻只有約41億澳元。
雖然澳洲主導了上游原料的開採,約佔全球電池原料金屬產量的一半,但大部分加工材料的生產卻是由中國控制,後者更佔據全球八成的電池產能。分析認為,主導上游原料的澳洲,在擴張產業領域方面有許多優勢,只要抓住機會,就會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面對電池原料持續漲價,贛鋒鋰業(01772)副董事長王曉申指,電動車需求增長快速,年底鋰或出現供給缺口,鋰價更有望重回2018年前的高位。
由於早兩年鋰價大跌,供應商紛紛停止新項目。王氏表示,要恢復產能擴張、投入新業務需要時間,成本亦可能會導致今年稍晚或2022年出現赤字。不過,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需求正迅速增長,該公司將提高勘探鋰資源,以滿足市場需求。不過,他亦提醒,如果礦商過早啟動擴大供應項目,或電動車銷售速度放緩,鋰價也可能會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