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飲食 商機萬億

糧食分配不均是造成全球飢餓問題的主因之一,最新研究指,全球營養不良總人口高達7億人,估計對全球經濟造成每年13.6萬億美元(約106.08萬億港元)損失,惟實際上全球有超過三成糧食被損耗和浪費,同時糧食生產和消費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亦對環境帶來危害。有研究顯示,「植物性飲食」成為增強全球糧食體系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造就萬億商機。

瑞信研究院發布《全球糧食體系:探索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報告,稱2019年有近4,080億美元的已加工食物未被出售或食用。

糧食浪費成本料20萬億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算,糧食浪費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成本達2.6萬億美元(約20.28萬億港元),相當於法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或美國全年食品支出總額的兩倍。在生產鏈中,55%糧食損耗出現在生產、儲存和加工過程,另外45%源自物流和消費。若解決歐美國家的糧食浪費問題,可讓全球供應增10%。

研究又指出,在疫情衝擊之下,預計去年營養不良總人數預計再增加最少8,300萬,若然趨勢持續,估計到2030年,營養不足人口將會超過8.4億。不過,營養不良人口增加並非糧食體系急需進行變革的唯一原因。該報告表示,糧食生產和消費已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0%以上,佔世界淡水消耗量90%以上。

若然不採取行動,未來幾十年內全球糧食體系給環境帶來的影響將顯著惡化,隨着全球人口和中產階層增加,預計到2050年,與糧食有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增加46%,農業用地需求亦增加49%,與2050年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的目標背道而馳。

不過,糧食危機或造就萬億商機。該研究表明,「植物性飲食」已成為增強全球糧食體系可持續解決方案,其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比正常飲食最多低90%,淡水消耗和土地需求可減99%。

美植物性食品銷售增26%

隨着素食主義流行,動物蛋白替代產品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在2017至2019年間,美國的植物性食品銷售額增長約26%,高達年均50億美元;至於2018至去年期間,歐洲市場的銷售增長亦達到約49%。市場預計,替代肉和乳製品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到2050年,將會從目前約140億美元,增加至1.4萬億美元。

儘管植物性產品的銷售增長快速,惟尚未成為主流,主因這些食品售價比一般食品貴,難以滲透到不同消費群體。報告指出,年收入4萬美元以內的消費群當中,僅25%嘗試過植物性肉類替代品,比例較年收入超過8萬美元的消費者低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