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防疫旱災露底 華打芯戰奪人才

近期台灣可謂多災多難,先是缺水,繼而缺電,再加上防疫失策,新一波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已影響到關乎世界通脹的重點產業半導體運作!在全球晶片荒下,台灣現狀變相加劇了缺芯危機,其他競爭對手包括內地和南韓等,勢必趁機搶佔市場份額,因目前面對的已不只是先進納米製程的問題,而是何處能提供穩定的水電和疫情防控。只要台灣亂局持續一段時間,當地的頂尖晶片人才為了餬口,勢抵受不住對岸利誘,頓時間令這場全球晶片競賽出現戲劇性扭轉!

從去年末季開始,由於全球半導體需求驟增而供應跟不上,陷入了嚴重芯荒,掌握最先進技術的台灣,廠房訂單爆滿,本是這場晶片荒的大贏家。偏偏人算不如天算,當地由「防疫模範生」變成連檢測也不知如何是好的「抗疫包尾大幡」,疫情至今尚未受控,不但服務業大受影響,更危及製造業運作。

目前市場擔心的是,由於台灣極度欠缺疫苗,一旦疫情惡化,當地晶片廠須大規模停產,加劇缺芯事小,人才為了避疫及生計,不排除會大量外流才事大,語境相似而又同鄉處處的內地,正好處於挖角良機!再者,晶片產業鏈一旦斷裂,將令各地放水救市成效大打折扣,尤其依賴台灣供芯的美國,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業和汽車等重工業生產尤其深受影響,故且別低估今次台灣疫情反彈對全球經濟的潛在衝擊及產業洗牌,在港上市的內地晶片股連日揚升不無原因!

更重要的是,由於疫情太突出,確診個案成為重點,掩蓋了當地仍缺水、缺電,而水和電正正就是生產晶片所必需!問題是台灣經濟發展經年,卻未有及早因應氣候變化及需求發展,規劃好水和電這兩項戰略資源的基礎設施穩定,頓令其全球供應鏈的國際地位失色,亦迫使依賴其供應的進口國能「買到時間」推進晶片自主研發。

誠然,在中美科技戰下,單是晶片就衍生出「戰國七雄」,包括內地、台灣、南韓、日本、美國、歐盟及印度!表面上,內地是被孤立,實際上卻各懷鬼胎,初時當然相互合作,久而久之必然分裂。台灣目前雖然偏向美方,但論到文化背景,總有些人才會選擇投向內地。

中美爭霸,半導體產業是重要戰場之一。美國本欲拉台抗華,可如今台灣當災,更暴露了根本缺陷,美國的戰略不無變數,圍堵內地成本變相增加,尤其內地缺的不是資源,而是人才,一時間在確保疫後經濟復甦與長期戰略競爭陷兩難,令兩強之戰變得更複雜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