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狂放水 債彈隨時爆

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帶來百年一遇的公共衞生危機,影響勢以年計。同時,全球央行為了挽救經濟,持續採取極寬鬆貨幣政策,儘管可解燃眉之急,但衍生的後遺症亦不容忽視。去年全球債務已急增至近2,200萬億元的歷史新高,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55%,下一個主權債務危機風險正在發酵。

助長借貸:長期消費受壓 貧富更懸殊

自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之後,各國在救市上黔驢技窮,只懂不斷「放水」,期望透過釋放流動性來刺激經濟,但又無法把海量資金完全引導至實體經濟上,最終令不斷加碼的貨幣政策漸趨無效,甚至出現多項難以解決的後遺症。

極寬鬆貨幣政策短期內的確有激勵市民消費之用,然而,當極低利率長期維持,將助長消費者透過借貸提前增加消費支出,但隨着債務負擔加重,長期消費反而會受壓抑。此外,當極低利率導致長期消費增速放緩,滿足未來消費的相關投資也會相對放慢。

再者,最能受惠「放水」的是掌握着資訊不對稱優勢的富裕人士,他們可透過借貸炒賣資產,利潤以倍數計算;反之,基層借貸能力不足,只有愈來愈窮,全球貧富懸殊勢會繼續惡化,並且衍生出資產泡沫。

企業回購無助生產力

從企業層面來看,過低的借貸成本會鼓勵企業併購,藉以提高市佔率,而非透過投資研發取得市場競爭優勢。與此同時,低利率讓企業傾向以借貸資金回購股份,推升股價,但長遠而言無助提升生產力,最終對經濟發展能否帶來成效存疑。

此外,在持續低利率的環境下,獲利空間被壓縮。銀行、保險公司等對息口敏感行業,以至尋求長期穩定收益的退休基金,會轉向投資潛在報酬較高、風險較高的資產。若經濟遇到重擊,所引發的風險資產拋售潮,將令金融市場變得更不穩定。

熱錢亂竄 現資產通脹

如當銀行為了提高盈利,增加向還款能力較弱的企業放貸,並大量購買其債券,資源分配至低生產力的企業中,繼而整體經濟生產力也會下降。又例如,當過剩資金為尋求回報,而湧向購買信貸評級較低的新興市場債券,也會令新興市場外債規模上升至較高風險水平,威脅全球經濟穩定。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當央行維持低息政策、全球大水漫灌,資金自然會流出不斷貶值的貨幣,轉而追逐有限的資產,遂出現資產通脹情況,令富者愈富。

他續指,持續的低息環境助長個別行業發展,如科技公司可在低利率環境下以較低成本取得融資,加速業務增長。當科技行業在有利的經營環境下成長,可推出更多技術和產品,但同時有機會取代愈來愈多人手工種,令平均工資難以大幅上升,社會或出現更深層次問題。

債台高築:環球去年孭債2191萬億破頂

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去年全球債務增加24萬億美元,達至281萬億美元(約2,191.8萬億港元),創新高,全球債務與GDP比率達355%,較2019年增長35個百分點,增速遠高於受金融海嘯影響的2008年和2009年。相比之下,金融海嘯爆發前全球債務約160萬億美元(約1,248萬億港元),佔GDP的210%。IIF預計,全球政府債務今年將會再增加10萬億美元。

美數年後恐現債務危機

安柏環球投資總監梁偉民指,全球大規模量化寬鬆(QE)下,多個國家的政府債務佔GDP比率上升不少,將來是否有能力償還存疑。儘管現時市場尚未對主權債務重新出現信心危機,但各國持續大手舉債刺激經濟,不排除數年後,甚至美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過去歐債危機的風險。

現時各國央行不斷放水,已看到資產泡沫逐漸膨脹的苗頭。儘管梁氏認為資產泡沫尚未到爆破程度,但股市不會大幅拋離基本因素。當股市「炒過龍」,估值升至偏貴水平,就會出現調整。惟長線而言,「印銀紙」會令資產價格持續上升,他對股市長遠發展樂觀。

財赤嚴峻:債務料佔GDP逾99% 發達國最愁

各國的財政赤字在無止境舉債下持續惡化,且未見緩解迹象。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顯示,全球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從2019年底的83.5%,飆升至去年底預測的97.6%,預計今年底會進一步升至99.5%,並繼續以發達經濟體的債務水平較高。

美國財政部早前公布,由於紓困計劃導致開支大幅上升,政府2月的預算財政赤字為3,109億美元,按年增加756億美元。2021財年首5個月(去年10月至今年2月),美國財赤按年上升68%,至1.046萬億美元的同期紀錄新高。

美財赤勢續刷新紀錄

截至去年9月30日止的2020年度預算赤字破紀錄增至3.13萬億美元,遠高於上一個財年的9,844億美元。隨着美國1.9萬億美元刺激方案出台,加上美國聯儲局繼續每月買入最少800億美元的美債,和400億美元按證,預料美國財赤會繼續刷新紀錄。

中國方面,官方公布截至去年底,中國政府債務餘額46.55萬億元人民幣,佔GDP比例為45.8%,較前一年升逾7個百分點,但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分析指,高儲蓄率和經常帳盈餘高企令中國爆發債務危機的機會不大。惟日媒報道,中國隱性債務規模料幾乎等於中國GDP的一半。另外,地方政府融資工具今年有3萬億元人民幣債券到期,要提防地方政府違約風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企永城煤電和紫光集團爆出債券違約,加劇投資者對內地債務問題的憂慮。

歐元區復甦程度落後

至於英國,截至去年12月止9個月,不計國有銀行的英國公共淨債務按年增加3,335億英鎊,至總額2.13萬億英鎊。歐元區內多國政府同樣大舉借貸以紓緩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另由於歐元區經濟復甦程度落後於美國和亞洲,不見得很快通過經濟增長或物價上升來紓緩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