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國際分析師嚴司政看好中芯多於華虹。中芯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令設備採購進一步受阻某程度上不令人意外,聯合首席執行官梁孟松「劈炮」傳聞無疑會加深中芯闖先進製程的不確定性。不過,就算梁氏上任以來,中芯研發進度明顯改善,該公司尖端製程距離賺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連台積電都話5納米嘅毛利要8季左右先追上集團平均」,中芯業績短期內仍會受惠晶片需求旺盛及行業產能不足。
華虹去年下半年啟用的首家12吋晶圓廠主攻成熟製程,技術平台亦廣,而8吋晶圓代工產能短缺,可望承接一部分有關訂單,加快有關新增產能之利用率,可是折舊開支上漲仍對毛利有壓力,股本回報率(ROE)因此不足以支持當前估值。
中芯股價昨收漲11.96%,獲「北水」淨買入逾11億元,反觀華虹漲逾4%後,收市僅升0.32%。
嚴氏亦不排除晶片行業明年會面臨去庫存壓力,可能減少向代工廠下單。一眾代工廠今年產能滿載,很大原因是晶片設計公司憂慮疫情擾亂供應鏈紛紛加碼下單,以防產品推出受阻,以及華為9月中前不停囤積晶片,換言之有些透支將來的代工訂單。
中芯今年引入「國家隊」基金投資其14納米或以下先進製程的12吋晶圓廠房,還會與北京開發區合作建設28納米及以上成熟製程的晶圓廠。內地著名半導體專家魏少軍認為,中國晶片產業當前處境會加速轉用國產及非美國設備,中國28納米製程的產業鏈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邁向成熟。
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指,即使上下堆疊晶片是中國可發展的技術,惟良率有待改進,而且行業最理想做法還是發展中芯尚未做到的先進製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