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今年股海翻波 細數6大之最

觀乎今年疫情下市況動盪,新經濟及舊經濟板塊走勢兩極化,究竟為投資者帶來契機還是風險?今年有甚麼股份讓散戶最感自豪和心酸?哪件金融事件最感難忘?覺得哪間大行預測最準?趁收爐在即,是時候檢閱一下今年股友之最,吸取經驗及教訓,明年再爭取佳績!

最難忘金融事件:美國總統大選增添波動性

今年對股友來說,最難忘的金融事件莫過於美國總統大選增添大市波動性,以及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浪接浪。

隨着新冠肺炎疫苗有新進展,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恒生指數才開始收復失地。散戶Anlou指:「回憶美國大選前後有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大選前股市波動性極大,因市場擔心一旦美國總統特朗普連任,將收緊對中國內地和香港政策。而相信候任總統拜登上場後,大市會繼續向上。」

中企愛回家 改變恒指比重

由於多間中資企業被華府制裁,導致今年不少中概股回流。單單在首三季,已有多隻中概股赴港上市,因此恒指公司今年將同股不同權(WVR)及第二上市股份納入恒指成分股選股範疇。散戶Pasu表示:「中概股回歸對恒指影響十分重大,導致指數比重有很大的轉換,從3月份開始,市場資金轉移到科技股,貢獻指數升幅較舊經濟股多很多。」

最準繩大行:大摩預測算近磅 估恒指27500收爐

多間大行在今年年初對2020年大市作出展望。當時中美貿易戰持續,大行對後市態度已相對審慎,恒指目標介乎27,000至29,200點。

在芸芸大行中,以摩根士丹利(大摩)的預測暫時最接近恒指現時水平。該行預測恒指年底目標價為27,500點,理由是隨着企業盈利改善,對2020年股市前景審慎樂觀。不過,受疫情及政治因素影響,該行曾多次調低恒指目標價,例如在5月份,有鑑於中美關係緊張及香港政治不穩,曾一度把恒指目標調低至21,300點。

同時,今年大型科網巨頭盈利大幅增長,公司市值及成交額大增,因此阿里巴巴(09988)、小米集團(01810)及美團(03690)先後染藍,這些股份在年內為指數貢獻不少。因此6月份大摩將恒指目標再度上調至23,300點。

該行最新把恒指明年底目標價升至28,700點,指港股受惠美國大選後市況明朗化,加上受疫苗消息刺激,環球投資氣氛向好。

最詭異港股:晶片國產化神話 中芯股價大上落

2020年同樣令人難忘的肯定要數中芯國際(00981),其股價今年「波瀾壯闊」的起伏應該刷新了一眾股友對金融市場的認知。

其實外資券商對中芯評價一直分歧極大,但內地力推晶片國產化的憧憬及登陸上海科創板的消息,曾推動其香港股價相隔16年來首度「返家鄉」,之後更加連日癲升,一度衝上44.8元的歷史新高,較去年底收市價高出2.75倍,「14納米」、「FinFET」之類本來頗為艱澀的工程術語,一時人人琅琅上口。

沒想到就在其於上海首掛當日,港股這邊卻暴瀉25%「贈興」,其後更因為步其大客華為後塵被美國全力封殺,股價由高位累瀉逾50%,威風盡失。散戶張先生說,5G、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是大趨勢,電子產品晶片含量勢與日俱增,晶片股往後必定要留意。儘管自己對中芯半信半疑,一度悔恨為甚麼沒本事賺盡中芯升浪,但見到有內地券商在中芯「爆煲」前說甚麼「估值可以貴過台積電」,總算慶幸沒有跟車太貼,畢竟保本為上!

最驚喜港股:地攤經濟熱炒 五菱年內飆逾7倍

今年大市表現呆滯,但買中強勢股隨時可以賺幾倍。五菱汽車(00305)榮登散戶今年最賺錢港股。

中港股市在6月時熱炒「地攤經濟」,而五菱汽車旗下「五菱榮光翼開啟售貨車」可打開左右側門,變成流動地攤,股份隨即成為市場焦點。其後,內地發表新能源車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相關股份被熱炒,五菱亦見受惠。

新能源車銷量續增

「荃灣股神」陳志強因看好五菱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在約1.05元買入股份,至今股價已升至2.27元,回報逾一倍。「早前股價跌到沒人敢買,公司近月推出五菱宏光Mini EV,零售價約28,800元人民幣,細價車生產成本低,而且9至11月的銷量不斷增加。」

五菱宏光Mini EV的11月銷量為33,094輛,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單月銷量突破3萬輛的車型。事實上,五菱汽車去年底僅0.26元,到了今年12月9日股價飆升逾兩成,高見1.32元,突破2008年高位,及後股價一直攀升,年初至今回報逾7倍,升幅勝過同業比亞迪和恒大汽車(00708)。

最愛恨交纏港股:滙控頻傳壞消息 股價曾創25年低

今年滙豐控股(00005)的壞消息接二連三,除了或被納入中國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及美國對滙控打擊金融犯罪不力的指控影響,再加上全球金融市場不景氣,公司宣布今年停止派發股息,9月份股價曾一度跌至25年低位,最低見27.5元。

不過,股價似乎已見底,加上英國監管機構考慮放寬疫情期間對銀行實施的分紅禁令,滙控節省大量成本亦令第三季的業績優於市場預期。而近月市場資金輪炒,資金由估值高的新經濟股轉投金融股,股價至今已觸底反彈逾四成。

散戶趁平撈貨賺一筆

有滙豐股東損失慘重,另邊廂,有散戶趁低吸納反而大賺。炒股逾40年的散戶Freeman表示,滙控是今年最賺錢的股票,他在低位約30元撈貨,用逾10萬元金額買入股份,現時股價回升約三成。

他指,「我在滙控宣布不派息時曾沽貨,當時損失20萬元左右,但相信現時大部分壞消息已出現,所以比之前買入的數量多出三分一。新一年需要觀望公司會否與英國方面妥協派息,以及公布的業績是否有好轉。」他預料若明年恢復派息,股息應該會有5厘左右。再者,他期望拜登上場後,中美關係緩和,將有利股價表現。

最易中伏港股:阿里遭打壓 散戶高位接火棒

提到今年輸得最慘烈的港股,不少散戶將矛頭直指龍頭科網股。科技股自3月開始谷底反彈,經歷完一波又一波的升浪,估值已相當高,因此當歐美疫苗研發成功,板塊隨即借消息調整。

螞蟻集團上市觸礁,拖累阿里巴巴(09988)走勢轉弱,之後市場不斷傳出內地政府加強對科技企業的監管,導致一眾科網龍頭股繼續捱沽。因內地監管機構就阿里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後,阿里於12月24日的股價即插逾8%。另方面,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大規模制裁,觸發市場憂慮。

散戶陳小姐表示自己在螞蟻上市觸礁後,阿里股價大跌時分注買入股份:「原本以為市場消化螞蟻上市不成的壞消息後,股價會反彈,怎料出現反壟斷法,之後又推出疫苗,市場轉炒舊經濟股,相信至少需待數年時間才有望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