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兩年禍不單行,中美貿易戰、社會動盪,再加上新冠肺炎,連環打擊經濟。更不幸的是,港府管治差劣、社會分化,政經爭拗無日無之,對抗經濟逆境力不從心。投資者看不通經濟前景,只有着手減持香港資產。今年以來,頻見有家族式業主及豪宅投資者沽售工商及豪宅物業套現。香港樓價表現與經濟背道而馳,如進入平行時空的怪現象,正進入倒數期,暴風早晚會席捲整體樓市。偏偏至今港府仍忠言逆耳,未着手檢討住宅樓市辣招,看來樓市難逃一劫!
截至今年第二季,香港經濟已連續第四個季度按年呈負增長。由於第三季以來,香港備受第三波疫情影響,本來預計會出現的市道復甦落空,旅遊及零售行業連續多季捱打,已無險可守,工商物業市道陷入寒冬,業主守不住,就只有劈價求售,埋單離場。
更令人擔心的是,近期劈價沽貨非僅限於個別業主,愈來愈多長期持有一籃子物業的本地資深物業投資者或家族式業主加入沽貨行列,盡量減磅,賺少蝕多、支付印花稅,也在所不惜。
事實上,香港經濟全無起色,更成中美角力的磨心,地緣政治風險急升,即使利率持續低企,但經濟前景暗淡,租金下滑令投資回報受壓,加上近期環球股市亦開始大波動,金融市場山雨欲來,一旦股、樓齊冧更不堪設想。
早前政府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但對市場成效不大,顯見等到市況大逆轉才着手讓樓市辣招退場,錯失時機只會落得無濟於事。可港府依舊凡事慢三拍,至今仍未着手為住宅樓市減辣,必要等到中細價住宅都開始崩盤才減辣,只怕屆時欲救無援。
香港彈丸之地,這些年樓市從來都是供不應求,但樓災還是會發生。而每次樓市進行大型調整,多由工商物業及豪宅市場行先,之後淡風吹至中低價住宅市場,樓災便成,這與本地大戶及海外投資者持貨量較多且涉額較大,沽貨需時,且對國際形勢和本地市道前瞻的敏感度較高,往往率先行事有關。
依目前極度低迷的景氣,今年底的年關,企業倒閉及失業潮會有多嚴重,難以估量。未雨綢繆,如何及早管理好樓市供求關係,穩定資產價格,至為重要。若港府再漫不經心,只怕巨浪翻來,樓市爆煲,遍地樓蟹,本年度面對巨額赤字的港府財政必然會再進一步惡化,金融系統和港元聯匯制度信心亦勢受動搖,無數小業主更將面臨攞命絕境,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