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次季GDP估升1.3% 未言樂觀

外電調查顯示,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預估按年增1.3%,惟一旦全球疫情再惡化,內地經濟或繼續萎縮。尤是國際油價暴跌,或拖累外需不振,內地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通縮壓力恐大增。

外電綜合逾四十名中外分析師預測,內地經濟今年首季按年急挫6.8%後,將緩慢復甦。因在全球其他國家正考慮放鬆對企業及家庭的封鎖措施之際,內地率先解封部分城市。但有分析指,內地復工、復產,並不意味經濟就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實際情況不容過分樂觀。

PPI通縮壓力大

全球最大互惠基金公司領航(Vanguard)就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作出研究,提到鑑於內地消費力恢復速度有待觀察,加上環球國家全力抗疫,意味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仍放緩,將對內地經濟復甦帶來挑戰,估計今年內地GDP增長或創四十年來低位。

令人憂慮是,油價急瀉或加劇內地工業通縮壓力。內地工業企業面臨成本升、供應鏈斷裂、訂單取消及消費意欲減等問題,最近能源價格跌或加大內企打擊。彭博引用內地券商華寶信託數據指,內地次季PPI按年跌幅可能擴至5%。該信託經濟學家聶文更指,若油價續在低位徘徊,內地工業深陷通縮困局或再現。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油價下跌原有利內地市場需求。然而,除非內地經濟出現強勁回升,否則消費者及企業均會停止支出,內地大部分刺激經濟「放水」措施將付諸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