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兩個月的內地經濟數據幾乎全軍覆沒,周五壓軸出爐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按年勁插38.3%至4,107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有紀錄來最大跌幅。經濟增長能否復甦,關鍵在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進展,英國分析機構經濟學人智庫(EIU)近日修訂內地今年經濟按年增長預測,至只有1%,但前提是內地沒爆發第二波疫情。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張衛華解釋,疫情對內地工業企業經營造成嚴重衝擊,工業企業利潤明顯下降有三大原因,包括工業生產與銷售均顯著下降、成本費用上升、工業品出廠價下降,以致利潤受壓。在41個工業類行業中,約九成行業亦面臨利潤下跌,電子、汽車、電氣機械、化工等行業利潤挫87%、79.6%、68.2%及66.4%。
EIU認為,今次疫情爆發對內地經濟影響,將比俗稱「沙士」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假設新冠肺炎病毒在內地不再爆發,經濟於下半年恢復增長,該機構在基本情景下預料,今年內地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由去年6.1%,連降多級至增1%,且增速放緩集中在首季。惟該基本情景的下行風險相當高,因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的出現,將進一步壓抑增長。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及中國經濟學家王競聯合發文警告,外需急劇惡化,將對內地經濟及就業帶來嚴重衝擊。倘若今年第二季內地出口總值以美元計,較去年同期跌幅擴大至30%,可能造成約1,800萬人失業。
按上述兩位經濟學家設定的基準情景預測,發達經濟體的新冠肺炎感染率於四月下旬達到高峰,內地出口在首季或按年跌20%,第二季將擴大至跌30%,令GDP增速減少2.7及4個百分點。考慮到現時內地第二產業就業人口為2.2億,出口部分約佔25至30%,加上第三產業與出口相關的就業人口約400萬,內地總計約6,000萬人從事出口相關的行業工作,以此推算未來新增的失業人口。
不過,相關估算僅反映對外出口下跌對內地失業率的影響。若計及服務業因疫情而失業的人口,情況將更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