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備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地封城鎖國抗疫,大規模停擺嚴重影響商業景氣和消費市道。到底次季抗疫成效如何,尚未可知,但企業倒閉及失業浪潮,幾可肯定轉趨嚴重!見到各地央行都破格行事以應對嚴重疫情,港府亦應改變官僚思維、墨守成規的陋習,善用儲備制訂短中長期措施,紓解民困、刺激經濟、創造機會與價值,帶領香港走出回歸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困局!
香港最新失業率創九年新高,就業不足率五年最勁,觀乎三月市道,就業市場持續惡化已無懸念。當中,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及餐飲服務活動業均為重災區,這兩個行業僱用大量基層,手停口停,生活困難可以預見。更令人憂慮的是,次季以後將有大量畢業生投身社會,面對求職困難,如何善用資源協助消化這批勞動力新手,當局應及早綢繆,或可主動加大初創企業和科技研發的投入和支持,為年輕人提供發揮所長的機會,事關此既非獨就業問題,更關乎社會穩定。
本來,經濟總有起落周期,只是今次疫情將下跌周期極端化,故須當局特事特辦,主動積極出招,以化解危機。短期的紓困措施既不可少,長遠亦可利用經濟調整加快解決核心問題,如藉建築成本回落加快推動各項大型建屋及基建工程。此外,早前港府表示,擬購買物業加強社福設施,如今零售放緩令舖租大幅回落,正是落實相關政策的好時機,既可加強社會服務支援,亦可帶頭創造就業職位,一舉多得。
另一方面,如今亞洲及歐美皆備受疫情困擾,唯獨中國內地漸見受控,工廠有序復工復產,當次季全球疫情皆見受控後,內地有條件成為最先進入復甦期的經濟體。適逢各地央行大量放水,全球經過了恐慌的市場流動性緊張後,將面對資金氾濫的問題,大量游資將為資本尋找出路。因此,時值內地正制訂刺激經濟措施之時,港府宜積極與內地配合部署,率先為資金提供具潛力的投資出路,以協助各行各業盡快復甦。
事實上,目前香港財政儲備充裕,社會仍積聚一定財富水平,內部具有相當消費潛力;同時,香港仍是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也是內地資金境外投資主要市場,港府實宜有策略、有部署,團結民心迎難而上,趁機登上新台階!別以為單純「派錢」就當交差,若總是要等到失業率破頂、樓市爆煲才着手救火,則不是天災使然,而是港府敷衍塞責的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