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餘下不足一個月,年初香港財金界熱門話題離不開中美貿易戰,然而,自六月後禍不單行,社會動盪至今持續近半年,兩者皆無平息迹象。有報告指,香港是這場貿易衰退的主要輸家之一。該形容既貼切而又惹人唏噓,因香港確實輸了整個「家」,今次海嘯級經濟災難,仍看不到絲毫曙光。
有貿易信貸保險服務商發表報告指出,在眾多不明朗因素及關稅影響下,今年全球商品與服務貿易增速料僅1.5%,創近十年最低,主要受害者為中國、德國,以及香港等貿易經濟體,單是香港估計損失近四千億元。在經濟結構中,貿易相關佔據香港經濟總量達五分一,惟截至今年十月商品出口按年再跌9.2%,為連挫十二個月;截至九月貨櫃吞吐量更連衰二十個月,上半年全球排名降至第九位,不但低於越南,更遠遜競爭對手新加坡。可惜的是,短期內仍難有起色,可謂踏進冰河時期。
此時此刻,社會理應集中精力支援經濟、挽留各地商界及消費者,惟「屋漏偏逢連夜雨」,社會動盪不斷,讓經濟陷入更惡劣境地,各界也逐漸轉變出口及消費模式,令香港固有優勢褪色,由過往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之首,淪為經濟倒退得最快的一員。
舉例來說,過往香港的衣服、鐘錶、玩具等於世界享負盛名,擁執牛耳之位,即使工業衰落,品牌價值仍在,惟目前受貿易戰及社會動盪雙重夾擊,瑞士手錶十月對香港出口大跌三成,為約三十年前有月度紀錄以來,首次落後於內地,驟然間失去了瑞士手錶最大出口地位。更重要的是,轉變原因是消費者改變了習慣,並一去不復返,意味着即使社會回復平靜,也難以保證重奪失落寶座,直接影響貿易業界復原能力。
若果說,衰退始於今年次季,到了今季勢擴大劣績的話,明年更衰絕非危言聳聽!原因不單止中國經濟狀況依舊艱難,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有意擴大貿易戰,周一分別向巴西、阿根廷,以及法國「開炮」,意味着香港貿易很難強勁復甦,單是這樣已足夠拖垮約兩成經濟總量,加上金融、旅遊、工商服務停滯,前景暗淡顯而易見。
事到如今,香港何止是貿易戰輸家,整個家也要快速重建!貿易涉及外在因素,加上聯繫匯率制肘了貨幣政策,很難靠自身激活,但其他範疇實可發揮「獅子山精神」,若再蹉跎下去,優勢逐日被削,猶如溫水煮蛙,他日恐翻身無望,「東方之珠」淪為歷史,又是否大眾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