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十國 誰能變身世界工廠?

中國出口受中美貿易戰打擊,部分企業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地區,近期常有人問「誰能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彭博以出口容量、人力資源、勞動成本、基建、營商環境、及經濟穩定程度六個方向來打分數,探討東南亞十個國家中,哪一個具潛力成為下個出口強國。

印度印尼勞動力大佔優

該評估以1分為滿分,結論是中國(以廣東省為代表)以平均逾0.6分,在各項目上仍領先其他國家;印度和印尼被稱為「競爭者」,分別佔第二、三位;稍為落後的「追趕者」有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得分介乎0.3至逾0.4;最後遙遙落後一組為0.4分以下的柬埔寨、孟加拉、斯里蘭卡及緬甸。

「競爭者」印度和印尼俱擁有龐大勞動力及成本低的優勢,惟基建和出口容量卻成致命傷。其中,印度的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與中國相若,但印度卻是持續增長,且其勞工成本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印度總理莫迪更看準機會,倡議「印度製造」,為外來公司在印度設廠提供優惠,當中富士康便在印度組裝iPhone,顯示政策收效。

然而,印度官僚和政策的限制很多,遍及土地用途等,且人民教育水平和經濟穩定度都相對低。

至於印尼,雖然人口只是印度的五分之一,而勞工成本亦差不多是印度的兩倍,可是當地教育水平較高,經濟也相對穩定。印尼總統維多多亦將政策引導往吸引外資,但煩瑣的法律令不少投資者卻步。

馬菲泰越專注自身工業

屬於「追趕者」的四個國家教育和營商環境俱佳,可是這些國家都專注於自己專項的工業,只扮演亞洲供應鏈上的一員。例如,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電子業都佔各自的出口逾三成,而泰國則是東南亞的汽車製造中心。這些國家都因為人口、基建等規模不足,令其難再成長去挖走中國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