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姐講股:內銀興衰還看貸款質素

國務院常務會議表明,要促進實質借貸利率下降及解決融資難,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未幾,人民銀行便作出一系列宣布,完善利率機制。

內地銀行之前用的貸款利率,絕大部分是參照基準利率,一年期是四厘三五。隨着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完善之後,新批貸款的利率因為計算上有變化,變相令到利率回落。這個被人行形容為利率市場改革「最後一哩路」完成後,餘下來就是利率的兩軌合一。

所謂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機制,是銀行會按照目前的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再考慮銀行本身的資金成本及風險等,加上數個點子。以目前三厘三的中期借貸便利利率計,利率自然較現在為低。

由於人行是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的決策機構,對貸款市場利率的傳導有更大作用及主導,筆者反而有興趣的是,人行會否在整個利率報價上,也設定逆周期因子,在不正式調整利率情況下,都可能因外圍或客觀環境,每月作出一個更合適調節。

受惠改革 利率逐步下調

可以參與為貸款市場利率報價的銀行,由十家增加十八家;除原有全國性商業銀行之外,加上了網上銀行的微眾及網商。外資行有花旗及渣打,反而未見滙豐的名字,似乎外界又會有不少揣測吧。

同一時間,人行加入網商銀行等的報價資格,以其規模及盈利能力計,其實存在一定疑問,但從另一角度看,這亦反映,其實近年中小企借貸來源,不少已經轉移至審批較快及要求較寬鬆的網上金融機構了。

事實上,市場對人行利率機制改革一直寄以一定期望,但結果首次按新機制下的報價,利率僅較之前低五至六點子左右,實在微不足道。無可否認,在不正式宣布減息的情況下,實現減息,僅僅五至六點子的下調,既可以代表旨在逐步實現利率下降,亦或顯示央行要同時照顧銀行盈利及利差表現。政策既然要照顧所有持份者,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卻來得象徵式,球又要拋回財政政策的一方了。

人行介入,在貸款利率市場的政策傳導及定價上有更大角色,利率既然變相已下調,餘下來最大責任就是內地銀行。凡事會有循環,如果貸款質素沒有改善、甚至惡化,人行下一次又要回復處理不良資產的工作了。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