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香港電子支付的未來

香港引入電子支付已經幾年,市場開始成形。一如所料,這個市場仍然是實力雄厚的企業較為佔優,筆者專欄也曾提及過,這場電子支付大戰將會持續兩至三年,各營運商都會各出奇謀,大灑金錢及折扣優惠,這種「燒錢」的持久戰,真是少一點實力也不能。

滙豐於兩年前推出的PayMe,以信用卡作P2P支付,不收手續費,市場反應正面,所以不用太多廣告宣傳推廣服務,現在已經擁有百多萬用戶,惟信用卡的手續費其實是由滙豐代墊,始終有一定成本。所以早前滙豐宣布將PayMe每月的信用卡增值上限降至2,000元,亦是意料之內,加上金管局推出的「轉數快」已經廣為市場接納,大家已經有不同渠道作P2P轉帳,市場預料滙豐PayMe將會轉戰P2M商業客戶,提供更多折扣以吸引更多用家。

公共交通領域成熱點

除了購物消費之外,另一個戰場將會是公共交通費用,支付寶香港早前推出了可於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易乘碼」,方便用戶可以在離線的情況下支付車費。同時還有其他電子支付供應商正在虎視眈眈地盯着這個市場,因為市民每日花費在公共交通的費用龐大,就算手續費不多,也可以帶來可觀的收入。當然業界龍頭「八達通」不會坐視不理,所以八達通於今年第四季將會推出Apple Pay服務,希望滿足不同用家的需求,吸引更多用家使用八達通的服務。在智能手機盛行的年代,大家都希望只需帶着智能手機,就可以「一機在手,世界通行」。

區塊鏈技術值得嘗試

早前金管局派發問卷,希望諮詢業界,了解他們對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意見。筆者認為,雖然香港在電子支付範疇上,已經取得初步成功,但是要將「轉數快」發揚光大,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金管局應該更具前瞻性,嘗試採納一些較為受爭議的科技,包括區塊鏈的應用,以及如何為加密貨幣制訂適當的管制措施,讓這個市場在起飛的時候,香港不會被其他國家及地區遠遠拋離。

方保僑

資訊科技及數碼媒體專家、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

作者:方保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