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法證會計師角色日益吃重

商業欺詐案時有所聞,涉案人不乏財技了得的專業人士,調查人員在破解造假案時,須抽絲剝繭與罪犯高手過招,法證會計師在當中的任務是要識破不法之徒的財務偽術。

一般公司造假不外乎為逃稅、避過監管注意、左右股價,符合上市或規管規定等。

以實案為例,一家上市工業設備公司因市場不景連續三年錄得虧損,為保上市資格,串謀第三方偽造交易合同,將貨品運到假貨倉,製造已付運的假象,然後將貨品拆件作為原材料出售,藉虛報存貨資料營造利潤。監管機構徹查後,下令公司除牌。

另一家犯案公司同樣是營造亮麗業績來達到目的。這家建材公司聲稱參與外地交通基建項目,編造虛假交易獲得大額利潤,由於年報顯示項目只歷時半年便完工,令人生疑。表面上,公司委聘代理將建材出口運到項目當地,但經深入調查後,發現建材在本國清關離境後,隨即轉運到其他地方再進口回本國。實情是公司自買自賣建材,基建項目是無中生有。

造假伎倆層出不窮

很多個案都涉及造假帳伎倆,造假公司亦可能從會計判斷入手(如收入確認、撥備、估值等),影響核算,這方面得靠法證會計師來分辨拆解。而涉及的行業或項目性質愈獨特或複雜,就愈難識別。

上述案例是經過法證人員審閱文件、查核員工、運用數據及法證分析,才能查出真相。法證會計師在協助調查時,要查看大量複雜帳目紀錄,發掘隱藏的問題資產和交易,檢視可疑會計做法,過程十分困難亦耗時。

隨着科技進步突破地域限制,造假的掩護手法層出不窮,法證會計師的角色亦愈來愈重要。

香港會計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