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Insight:內銀股只啱穩陣收息

內地五一長假期展開,A股休市及缺少北水影響下,周二港股主板成交縮到落739億元,反映部分投資者已隨內地股市齊齊放假。另外,周四凌晨美國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聯儲局對息口前景之態度,料可反映對經濟前景的睇法。

查實,聯儲局早前由鷹轉鴿,本不利美元發展,惟期間美匯指數不跌反升,主因環球各國經濟亦唔見得比美國好,其中澳洲及新西蘭央行年內減息機會升溫,間接增加美元與其他外幣息差進一步擴闊的機會。另外,在聯儲局結束收水及停止加息下,美股近期反覆向上,亦正好印證這點。

部署上,即使港股近期被A股拖後腿,但既然環球投資市場水頭仍然充足,短期要大跌亦機會不大。

港交所暫欠值博率

當然,唔跌唔代表會大升,好似隻港股晴雨表香港交易所(00388)就正好作為例子。該股自三月至今,主要在263至280元之間上落,只有在四月初有幾日衝過上280元樓上,但好快又重返橫行區內。

其實近期影響港交所的不明朗因素唔多,最貼身就數到市場正觀望即將「開板」的內地科創板對港股的影響。再從時間上作考慮,港交所將於下周三公布首季業績,近幾日港股成交因內地假期轉靜,令此前股價變身「定海神針」機會唔細,故值博率不高。

既然市場大主題欠奉,繼續炒股不炒市。內銀股陸續公布首季業績,但股價於績後表現一般。若是穩陣投資者,不妨睇睇有冇機會偷雞買多少來收息。五大國有銀行中,先睇建設銀行(00939),首季淨利潤按年升4.2%;中國銀行(03988)及工商銀行(01398)同樣多賺4%;而交通銀行(03328)及農業銀行(01288)則分別多賺4.9%及4.3%。

純睇數字確係唔錯,惟股價普遍彈唔起不特止仲要回吐。從基本面睇,雖然話阿爺早前持續加大放水力度,又推出大型減稅降費措施,且中美貿易談判進入尾聲,應有利作為百業之母的內銀股業務,而這亦從內銀首季業績數據上反映出來。

工行建行仍屬首選

不過,市場始終憂慮中央大力支持民企,要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要達到30%以上,變相增加企業貸款質素轉差及壞帳撥備增加的風險。

策略上,買內銀股,就要有中長線投資的準備,皆因行業賣點並非資產增值與盈利大幅增長,而是主要基於業績穩定、估值吸引及周息率不俗等因素。

其中整體質素較佳的工行及建行,市帳率皆約0.8倍,往績市盈率5.9倍及6.1倍,周息率5.1厘及4.9厘,單睇數據確係具備吸引力,只係股價橫行為主,只要唔怕悶,可視為收息股之選!

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