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牛氣有盡時 陷阱處處須提防

港股經過連番升浪後,昨正式由去年低位累彈兩成,技術上乍現牛市氣勢。今輪港股炒上,主要由中美貿易談判有進展及聯儲局暫緩加息所帶動,屬憧憬多於實際。面對全球經濟低增長未見轉變,前景依然一步一驚心。

若論眼前經濟不明朗因素,相信大眾耳熟能詳,毋須再花筆墨闡述。惟值得關注的是,掌握最多、最齊全資訊的企業管理層及俗稱「大戶」的機構投資者究竟在做甚麼?是否為升市感雀躍?有研究機構近期就發表報告指出,美國最頂尖商業領袖正為衰退做準備,且已開始大削成本,為即將迎來的經濟下跌周期未雨綢繆,當中不少龍頭企業已凍結資本投放,並宣布減省成本的有效措施。他們最大的擔憂是美國政局混亂及中國經濟顯著放緩。

事實上,全球大型企業年內裁員之聲此起彼落,大舉招聘則鮮有聽聞,連過往較少「瘦身」消息的內地巨企,近期也紛紛傳出削職消息,涉及科技、汽車、地產等各行各業,香港股王騰訊也不例外,昨日據報向中層埋手,反映企業削支不是象徵式「瘦下」交差,中高層也要去蕪存菁。

除了內地,透明度較高的歐美更不勝枚舉,例如最近美國通用汽車宣布關閉俄亥俄州車廠,涉及約1,700人飯碗,隨即惹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猛烈抨擊,連日發炮要求立即收回決定,並順道提醒美企倒不如關閉中國或墨西哥廠房。其實,該公司早在去年底就計劃節流,卻處處被阻撓,其他企業看在眼裏,焉能不早作準備?否則他日一口氣大舉削職,又會被總統點名狙擊。

歐洲方面,近日金融市場炒作德國兩大銀行──德意志銀行及德國商業銀行合併。一旦成事,將成為歐洲第四大銀行,總資產約1.8萬億歐元,據聞已獲該國財政部同意。惟兩家銀行的員工代表已提出反對,因此舉可能導致多達3萬人被裁,佔雙方員工總數逾五分之一。不過,由於該兩大行投資策略欠佳,導致股價長期下跌,已較歷史高峰累瀉90%,合計總市值僅約250億歐元,即相當於不足五分之一間滙豐控股,若低迷持續,銀行信貸及營運能力就會備受質疑,直接動搖德國經濟根基,政府無奈地要在「求穩」與「裁員」中作出取捨。

上述例子在在反映當今國際巨企並未如股市憧憬般看好前景,反而先求削支力保生存空間。本周聯儲局再度議息,將是市場重新評估之時,過去的憧憬是否真的一如所願?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