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注資390億 美送餐初創恐釀泡沫

愈來愈多美國人透過手機程式點餐及訂購超市雜貨,令外賣送餐和雜貨送遞初創企業近年湧現。據PitchBook數字顯示,創投基金去年向相關企業注資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較一七年多逾四倍,這類企業備受追捧下,估值也節節上升,惟市場人士擔心形成泡沫。

超市雜貨送遞初創企業Instacart去年底成功籌得6億美元,估值由前一輪融資的44億美元,跳升至76億美元,創辦人Apoorva Mehta預期公司將會上市。而估值接近19億美元的送餐服務企業Postmates,據報最近已暗地向美國證交會提出上市申請。

○四年成立的Grubhub是最早掛牌上市的外賣送餐企業,現時覆蓋美國及倫敦1.05萬家餐廳,市值約66億美元。而一三年創立的新進外賣送餐初創企業DoorDash,二月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飆升至71億美元,直逼美國第三大漢堡包連鎖店Wendy's市值。

至於召車App公司Uber盛傳計劃明年上市,目標估值1,200億美元,投行估計Uber旗下送餐業務UberEats佔200億美元。

RBC資本市場董事總經理David Mell相信,送遞服務並非三分鐘熱度。

銷售額料飆至4836億

投資銀行William Blair & Co料全球送餐服務銷售金額,將由250億美元,激增至二二年的620億美元(約4,836億港元),而瑞穗證券分析員斯科特預測,送餐佔餐廳的銷售比重料由目前5%升至十年後15%。

事實上,面對銷售增長放緩,很多餐廳視外賣送餐為開拓收入的重要來源。麥當勞行政總裁伊斯特布魯克最近指出,外賣送餐在部分地區佔整體銷售10%,又表示客戶對送餐服務的滿意度仍很高,服務方便令很多人成為最忠誠的客戶,經常訂購外賣。

另邊廂,部分餐廳認為金額太少的送餐訂單得益不大,餐廳支付送遞服務一般佔單價10至25%,意味一些訂單或蝕錢。在全美經營超過500家扒房的Texas Roadhouse,經過兩年試驗後決定停止送餐服務,因顧客投訴送餐的食物質素不佳,價格亦較高,該餐廳總裁Scott Colosi質疑送餐服務收入未能抵銷成本。

行業整合 細公司遭淘汰

食品科技創初企業顧問兼投資者羅森海姆相信,規模較小的營運者最終在市場發展的空間不大,將被淘汰。事實上,行業整合經已開始,以荷蘭為基地的送餐企業Takeaway去年底同意斥資9.3億歐元收購Delivery Hero的德國業務。

儘管送餐及雜貨送遞初創企業,毋須興建大型工場生產食品,但還要面對其他挑戰,包括很多超市連鎖店本身已有提貨地點,未來可能自行推出送遞產品。

自去年亞馬遜收購Whole Foods後,愈來愈多消費者透過網上訂購超市雜貨。Instacart推出替超市連鎖店Kroger及Aldi的送遞服務,年底前可覆蓋3,000個地點。瑞銀估計,網上超市銷售金額由一七年170億美元,爆升至二二年的860億美元。

惟有投資者擔心一窩蜂投資外賣送餐及雜貨送遞企業,猶如近年很多網上訂購食材企業,最終公司出現經營困難甚至倒閉收場。其中,一七年以招股價10美元上市的Blue Apron,去年股價曾經下跌至0.65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