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行其道的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愈開愈多,業界預期在港面積將持續增長。然而,隨着日本軟銀近期大幅縮減對共享工作空間供應商WeWork的投資規模,會否敲起行業前景警號?繼而爆發淘汰戰?
近期外電報道,軟銀對WeWork的進一步注資,由原先160億美元(約1,248億港元)大幅縮減至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有傳這與投資者對WeWork的高估值存疑有關。再者,有分析指市場開始憂慮集團未來的業務前景,包括近期在不少美國城市的租金呈下跌趨勢,以及開始被一些業主和房產中介抵制進駐某些大樓。
行業是否開始進入飽和期令人關注,但早前的數據暫仍見到高速增長趨勢。戴德梁行報告顯示,去年約有68個營運商在港經營共享工作空間,它們在香港甲級寫字樓租用樓面面積趨升,去年上半年已超過130萬方呎。二○一六和一七年新增租用樓面面樍分別約12萬和9.9萬方呎,預期一八年全年可新增25萬方呎。而據仲量聯行的研究,在一四至一七年間,亞太區共享工作空間和服務式辦公室的樓面面積錄150%的增幅,預計二○年將達300萬方呎。
共享工作空間的樓面面積趨升,反映需求殷切,因除了初創企業、自僱人士、自由工作者等會租用共享工作空間,也吸引大型企業的後勤部門或銷售團隊等租用,以節省成本、方便與客戶會見,又或增加團隊合作性等。另不少大型共享工作空間也朝着這方向發展,冀提升企業客戶比例。
而要吸引大型企業落戶,大型品牌的共享工作空間、又或是大集團旗下的共享工作空間,不論在財力上、人脈上都較具競爭力,它們亦可透過併購而壯大規模,令行業進入整合期。
例如WeWork去年四月收購競爭對手、上海創立的Naked Hub,市傳涉及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金額,兩者合併後在社區連繫、技術層面等都進一步加強。
另方面,前共享工作空間Missolink聯合創辦人李鈞如(Queenie)經營了約3年的共享工作空間:「由一四年開始做,到一七年三月結業,原因是當時業主堅持收回地方,即使我們願意加租也遭拒絕。當時我們曾想物色其他地方再做,但奈何租金太貴、重新裝修又要另一筆資金,惟有結業。」
她指另一個選擇退出的原因是行內競爭愈來愈大。規模較大的擁有較多資源和人脈,有條件減價搶客;規模較小的則要想盡方法突出品牌,才有機會獲得客戶青睞。
回想當時經營所面對的挑戰,她稱市場需求仍大,難度不是找租戶,而是要花很多時間找合適的配套,包括投資者和顧問脈絡、資源、社群等。畢竟政府或半官方機構也有提供不同的初創支援計劃,少不免會互相構成競爭。
她認為,共享工作空間發展至今,行業已經飽和,新加入的中小型競爭者需經歷一段投資期,放較多資源在宣傳、網絡建立上。而大品牌在競爭上仍存有優勢。
至於近年涉足共享工作空間和共居項目的Synergy Biz Group,聯合創辦人黃兆麟(Keith)表示,難以算出實際回報期多久,因從購買單位、裝修、設計、空間水電等方面花費,需要長時間投資及靠租客租金彌補差額。現時市面租金回報率只有2厘,但他們希望做到5厘。
他續指,共享工作空間目前的供應多,但做到提供合適的供應則不足夠。若能做到大家一齊分享用家資源,將適合的人放在匹配的地方,這樣才是共享工作空間共享資源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