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四月頻入市「托港元」,令全城聚焦聯繫匯率制度,加上受本周新股集資潮影響,周二港元一個月期拆息見1.22厘,創○八年底以來高位!在市場對港元需求上升刺激下,港元匯價高見7.8419兌每美元。然而,銀行界預料新股潮過後,港元將會再跌,金管局最快六月會再出手捍衞聯匯,屆時金融市場勢再起波瀾。究竟聯匯對香港有何意義?八大問題為你全方位拆解!
聯繫匯率至今實行接近三十五年,由於香港是一個細小,而且開放經濟體,較容易受到外圍因素影響,加上環球貿易與金融交易主要以美元定價及結算,香港與美元掛鈎可減少投資者外匯兌換及風險管理成本。
近年香港面對資金大進大出,以及港元匯價下跌,市場籲檢討聯繫匯率的聲音日漸增加,爭議之聲此起彼落。
有銀行界人士指出,若然香港改為浮動匯率制度,雖然可以重拾制訂港元利率的自主性,香港政府亦可以訂立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的水平。
不過,投資者、企業和市民就需要承擔港元匯率大上大落的風險,認為以香港目前經濟結構來看,採用聯繫匯率會較適合。
恒生銀行(00011)首席經濟師薛俊昇指出,二○○九年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E)以來,大量資金進入香港炒股及炒樓,過去十年流入香港的資金超過1萬億港元。
不過,近年美國逐步退市,並於二○一五年開始加息,至今加息多達六次,惟香港息口沒有立即跟隨,投資者於是沽出港元,將資金投資於比較高息的美元,令港元匯價持續下跌。
根據聯繫匯率機制,當資金流出港元時,香港金管局承諾動用外匯儲備,以7.85向銀行買入港元(俗稱入市),保證港匯不會跌穿7.85水平,即是「弱方兌換保證」,最終會令到香港的港元減少,屆時利率就會上升,吸引資金重新流入香港,使港元匯價轉強,避免港元匯價無止境下跌。
金管局在四月十二日起,13度出手入市,合共買入513億港元,每宗交易規模由約8億至100億港元不等,銀行體系總結餘(即是銀行用以應付日常結算的資金)於一個星期內,縮減近30%至1,285億港元。
隨着臨近月底及新股集資潮,市場對港元需求上升,港元匯率近日回升。不過,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預期,新股集資潮過後,港元匯價將會下跌,金管局在六月會再度出手入市「托港元」,令銀行體系結餘再收縮。
金管局管理着等值4.19萬億港元外匯儲備,可以捍衞匯率制度,當中包括等值1.83萬億港元的美元資產,支持港元貨幣,另有高達2.35萬億港元的其他投資資產,如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等,可隨時動用以穩定港元匯價。
金管局入市買港元,會令香港銀行的港元資金減少,增加香港加息壓力。
林俊泓表示,預期香港銀行最快在今年九月,就會調高最優惠利率(P),將直接影響市民樓宇按揭供款,到時無論樓市或股市將見明顯波動,市場需要做好準備。
「大鱷」是市場形容一班資金較雄厚的投資者,較為人熟悉的有國際大鱷索羅斯,他曾於九七年開始狙擊港元。
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周二於《匯思》指,今次港匯轉弱並非受大鱷狙擊,主要是由港元及美元利息不同的交易帶動,無迹象顯示有人大規模沽空或衝擊港元,現時金管局買入港元,是聯繫匯率制度正常運作,並非抵抗大鱷的「保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