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初創專才勢湧美

美國首500大企業中,逾四成創辦人都是外來移民或其後裔,反映移民對推動美國經濟的影響力。今年八月美國政府為吸引更多境外創業專才,建議向合資格境外初創企業家提供最長五年的簽證。另一方面,創投界今年料向初創企業投入達740億美元,僅次○○年及一四年科網投資高峰。新簽證提案料對香港有志創業的人士具吸引力,藉此定居美國並實踐創業夢。

美國俗稱綠卡(Green Card)的移民居留簽證向來難申請,但根據美國公民和移民局(USCIS)提出的「國際創業家條例」(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Rule)方案,美國政府可以向過去三年內在美國創立企業的人發放簽證,而申請居留的初創企業家必須持有公司至少15%的股權,並在營運及未來增長方面扮演核心角色。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按建議條例,向初創企業家提供初期為兩年的居住權,日後並可延長三年,即共五年。

戴亞斯:鼓勵創業家

香港美國商會主席戴亞斯接受訪問時表示,現今要創立一間有高速增長的企業,科技及創新是很重要的元素,無論生物科技、環境科學、製造過程自動化等範疇,他都看到很多商機。戴亞斯指出,美國的環境很獨特,有一種自由的氣氛,鼓勵創業家嘗試新事物,亦令他們不會害怕失敗。「很多人在自己的國家創業時會感到不安,相反在美國則較易被接納。」

計劃書注意財政狀況

除了申請人證明自己在初創企業角色重要外,初創企業亦需要顯示有快速增長及創造就業職位的潛力,相關證明包括能從合資格的美國投資者獲得至少34.5萬美元(約269萬港元)的資金,或從政府機構獲得至少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的資助。

戴亞斯就指,現時有不少天使投資者、創投基金及企業孵化器(incubator),令初創企業家可接觸大量資源。有意申請此簽證的人,宜先擬好一套周詳的計劃書,確保產品創新,有新的方法將產品傳送到顧客,並符合成本效益。他補充,創業者很多時都忽略了公司的財政狀況,但這卻是要好好關注的,而籌集資金則是很重要的一環。

儘管現時科網商機幾乎被巨擘壟斷,但市場調研機構Pitchbook今年的第三季研究指出,創投基金及天使投資者今年迄今已向初創企業投入560億美元,料今年底投資額達740億美元,僅次於○○年及一四年科網投資高峰期,反映創投界對初創企業增長潛力仍然充滿憧憬。

巨企創辦人 4成屬移民

戴亞斯稱,成立互聯網企業的入場門檻低,只要有創意,該領域仍有發展空間。他舉Uber、Airbnb等企業為例,它們成立的日子不長,但已發展得相當有規模,可見創新空間一直都在。

數據顯示全美首500大企業中,逾四成創辦人都是外來移民或移民的後裔。戴亞斯認同,外來移民是美國經濟的重要部分,這是廣為美國人所認同的,而此初創企業簽證計劃是得到民主黨及共和黨所支持,故相信新任總統上任後,都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