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預測各異 美息主宰後市

時近年尾,華爾街大行紛紛拿出水晶球為明年作出預測,聯儲局加息次數和幅度無疑將起重要影響。經歷六年牛市之後,一四年美股已露疲態,大行之一的高盛認為美國踏入加息周期將拖低股債表現,一脈相承下,看好美元、新興市場和通脹率,同時看淡歐元、日圓、人民幣和商品價格。大行的預測有數據、理論和歷史往績支持,惟市場變幻莫測,用來作參考可以,但切忌墨守成規。

美股今年升幅在有無之間,但十二月加息幾成定局之下,市場還算穩定,間接加強聯儲局繼續加息的決心。通脹率能否達標是爭議的重點,現時偏低的通脹率使市場質疑加息的理據,惟情況未必一成不變。高盛便十年來首次抱持「鷹派」觀點,相信聯儲局對經濟增長、薪資上升、物價推高的中期目標。

當市場大部分人士認為美國明年將以緩慢步伐加息的時候,聯儲局若由鴿轉鷹,有機會對美股當頭棒喝。其實,美股就算沒有升幅,仍受環球機構投資者膜拜;若不買美股,有何好買?當然,大行也有推薦買美元、通脹掛鈎債券和新興市場,一些專家慣常市升看升、市跌看跌,惟看好通脹上升和新興市場走出谷底,暫時仍非主流觀點。

一六年將是轉捩點?尤其是新興市場經過六年劣績後,投資者愈來愈灰心,如果美國連番加息,可能更加深走資和貨幣貶值的擔憂。當然,幣值走弱理論上有助經濟從谷底回升,轉好並非不可能。金融市場存在周期性,當發達國家的投資回報達致極限後,新興市場的貨幣卻跌至歷史低位及股市落後一半,獲資金重新青睞只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美元強勢的結果是商品價格疲弱,市場經濟學肯定了商品的周期性,當商品價格在低位徘徊,鑽油或開礦活動便因無利可圖而萎縮,直至需求重拾周而復始。不過,明年是否已到時候,目前仍有爭議。新興市場或苦盡甘來,惟商品市場最壞時刻恐怕未成過去。

大行的水晶球會否靈驗,大約在一年後才有答案,而且一切基於一個算是大膽的假設,就是聯儲局明年將加息四分之三至一厘,但相信連耶倫心裏也沒底,而且金融市場存在許多俗稱「黑天鵝」的難以逆料事件,像恐襲驚魂可能陸續有來,政治風波無日無之,美國總統大選等,投資者只能見機行事,博取回報更需衡量風險,一五年如逆水行舟,一六年亦風浪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