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財奴:外圍好 港股邊緣化

新加坡國父暨前總理李光耀先生於周一凌晨辭世,令香港和新加坡這對經常暗自較勁的孖寶,再次被拿到台前做比較。近年香港的發展和港人的自信心,都好像有給新加坡比下去的勢頭。

不過,盲目及片面地去比較香港和新加坡,又甚至其他地方如台灣,其實並不公平。毫無疑問,香港和新加坡都曾為英國殖民地,很多如法治和其他社會制度,都師承大不列顛帝國。但新加坡由殖民地變成獨立宗主國,而香港則由殖民地變成中國一個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基本上並非一個獨立國家。

在危難時,香港會有宗主國依靠,在某些國家層面的重大事務上,根本並沒有如新加坡般的自主權,無法強行比較。

即使很多港人羨慕至極的新加坡組屋政策,要是港人不願意把中央公積金供款比率調到跟其看齊的20%(僱主則供員工薪金的16%),基本上香港政府亦沒有足夠資金去實行同樣的政策。

港人要學習做甘草

即使,你改用很多港人欣賞,堪稱中華第一民主體制的台灣為例,港人喜說她的住屋和生活物價相宜,遠比香港划算。但這是從在香港賺錢、台灣花錢的角度看,根本不是一個生活方式。本人的台灣朋友,雖然以台灣角度亦算高薪厚職,但假若沒有上一代的支持,相信都不能過得生活自如。

大家知道台灣在過去近十五年,中、下學歷水平要求的職位,其平均工資基本上沒有調升過嗎?而在三年前,台灣的飲食業訓練學校,其畢業生已經輸出到新加坡做所謂的「台勞」嗎?暫時香港的年輕人還未逼到要遠走海外,做跟我們家傭雷同的「港勞」。

已經不追求金錢的港人,要接受從商業角度來說,香港已經從天皇或偶像級過渡成為甘草演員級。美股升、A股升,港股仍然可以平淡如水,美股創新高,A股和歐股見多年高位,港股仍然是聞風不動,這似乎就是整個香港的今天和未來的寫照。

香港人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四大天王,又或者是亞洲荷里活的巨星,惟在今天的客觀環境下,無論大家從前有多光輝,都要學習和有心理準備做一個光榮地老去(Aging Gloriously)的甘草演員。

興業僑豐證券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