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不對稱常態

最近英國公布今年第三季經濟數據,生產總值增幅已見放緩,最新錄得0.7%按季增長,比首次的0.9%明顯下降,已見到英國經濟復甦並不確定,反覆情況仍持續。

儘管英國經濟情況並不亮麗,但已較歐洲其他國家的經濟表現良好,相對歐元區各國的經濟狀況,英國復甦在歐盟中依然是位於前列。英國似有若無的經濟復甦,竟然可以在歐盟各國中領先,歐元區經濟的活力不足和經濟停滯不前,已是不爭事實。

美歐經濟南轅北轍

歐元區現時的經濟狀況並不看好,面臨通縮威脅,經濟學者對歐元區來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只是低位的0.2%。經濟增長0.2%和零增長當然有統計上的差別,但以經濟預測而言,這麼低的增長值,其實就是零增長,只不過說起來好聽一點而已。

在大西洋彼岸,美國的經濟復甦就堅挺很多,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增長率達4.6%,在兩者對比之下,歐洲經濟狀況的不濟可見一斑。

這個局面當然和體制有關,在二次大戰後,美國已取代歐洲,成為全球經濟龍頭,以美元為中心的環球金融體系,更是讓美國居於全球經濟領導位置。美國經濟出現問題,其他經濟體自然受到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倚賴美國經濟表現,已是一個體制結構上的問題。

當然,個別經濟體由於其獨特狀況,也不盡是單看美國面色。歐洲的經濟表現強差人意,除了其單一貨幣金融體制局限了經濟的反應和調適之外,歐洲的各種商業法規也令經濟靈活性下降,尤其是勞動力市場的反應能力,受制於種種社會保障法規而變得滯後,這也影響歐洲在經濟環境中的轉變速度。簡言之,歐洲因制度局限,復甦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只是將這種問題以具體數字來顯示出來。

中國難維持高增長

中國的經濟規模已是世界第二,其經濟增長也不會完全依賴美國,可是當這全球最大經濟體出現問題時,對中國經濟增長也不無影響。中國經濟在高速成長時產生了不少問題,特別是社會上各種體制配合不了,結果是出現種種社會問題,未來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質量上的產值也不可忽視,以資源損耗形式換來的高速增長,並非可持續發展的做法,體制上的改革也要和經濟發展同步,才可讓經濟發展的同時有可靠的基礎向前。

香港是個外向型經濟體,世界各個經濟體的變化對香港都有影響,以中、美對香港的重大經濟影響來說,兩地經濟展望都有不錯的增長,來年香港的經濟環境應不會太差。可惜香港的經濟結構並不多元,行業分別可以很大,各個行業不對稱的經濟表現,在香港已漸變成常態。

蘇偉文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