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時剛由墾丁到達高雄,車外滿街的招牌和廣告牌中,被「手機換現金」的招牌吸引。
「手機換現金」在台灣已經流行了幾年,較地道說法是「辦門號換現金」。簡單說就是到電訊公司申請服務,並藉上台時獲送贈或預繳購買的手機轉手換取現金。看那些廣告,一般可以換到數千港元現金,更標榜專人協助選擇服務計劃、辦理申請手續和現金即時到手。
當了解到甚麼是「辦門號換現金」後腦內即時產生兩個疑問,首先,台灣人普遍真的這樣「手緊」?相等於幾千港元的小額周轉也能生存,難道用家通常是學生或退休人士?再來,為何香港沒有這類服務?難道是香港買賣二手手機非常方便,我們不難找到渠道出售手機,或者已有不少人利用零機價出手機來套現周轉。
想深一層,這種「辦門號換現金」其實是另一形式的貸款,用家並非沒有成本,因為仍然要負擔往後12至24個月的月費,而且「辦門號換現金」往往是詐騙手法,例如藉此透過用家申請一個新的手機號碼再轉售給不法之徒犯案,又或者在申請電訊服務時提供其他高利貸等等。
俗語有云「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我正是地上有金也不會執的人。
大健
財務碩士畢業,投身財經記者行列數年,之後無論轉職歐資投行,抑或現任職英資金融機構,始終情繫中環,相信各有前因莫羨人。
微博:http://t.sina.com.cn/tai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