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時亞洲區內的銀行不良貸款率接近歷史低位,但摩根士丹利認為個別國家如中國及印度的信貸狀況令人關注,估計內銀高風險信貸的比重約佔整體9.7%,而印度銀行承受虧損的能力則未如理想。
隨着亞洲經濟增長放緩及融資環境收緊,摩根士丹利指亞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只介乎1至3%,較過往的長期平均水平低。然而,經歷多年低息環境後,該行料亞洲企業的槓桿化水平已屬全球最高,區內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值得關注。
大摩續稱,表面上中資銀行的信貸狀況強勁,相信其可承受損失約7.4%的風險加權資產,超出亞洲銀行平均能承受4至7%虧損的上限範圍,遠較印度銀行不能承受任何虧損佳。惟中小型內銀過去數年透過理財產品及表外信貸等方法令信貸急增,○九至一二年的信貸增長更料已達82%,故內銀面對的實際風險應更大。
以該行預計中資銀行近9.7%貸款屬高風險來看,有關的信貸虧損要近五年時間才能消化。
本港銀行的防守性較強。雖然本港的家庭負債已升近歷史新高水平,但單計小型港銀已可承受損失近6%風險加權資產,若計及滙控(00005)及渣打集團(02888)在本港的業務,摩根士丹利料整體港銀應可承受損失最少8%的風險加權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