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中資闖美形象輸蝕

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向海外發展,已經是一條放在十二五規劃裏的國策,然而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內地企業面對的不是一條坦途,而是滿布荊棘的前路。

以前內地企業由於缺乏海外營商經驗,以致走出去時每每遇到困難,當中更有許多是當了冤大頭,付出了高昂學費後,卻得不到對等的好處。

現在內地企業好不容易在進軍海外,有了以前的經驗,而營運實力亦已具備國際水平,現在要面對的卻是政治因素,這個因素更是不好解決。最近美國針對華為的事件,就說明了政治如何影響經濟。

國會刻意針對華為

華為有意進軍美國電訊設備市場,可是由於美國方面認為電訊是敏感行業,所以有需要得到美國政府首肯,華為的中資企業背景,就成為受到審查的原因。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報告中,用字措詞都明顯針對華為,調查委員會主席甚至明言,若果美國企業是重視客戶私隱、重視知識產權、重視國家安全的話,就不該和華為做生意,對華為的不信任昭然若揭。

其實,最近在美國一輯電視新聞專輯中,已就華為作過深入報道。筆者嘗試從這個新聞專輯中,以美國人的角度去看問題,覺得中資企業其實是完全被有色眼鏡看待。以華為作例子,既然有意在美國發展,也需要遵守美國的遊戲規則,並曾到美國國會作證,可是鏡頭前華為的負責人卻被質疑至體無完膚,調查委員會主席在聽證會上,甚至用充滿指控性的字眼來描述華為。

作為聽證會主席,在調查報告還沒有出台之前,理應小心發言,以免對報告的立論中立性構成潛在影響,但聽證會主席的罕有強硬放話,反映整個調查委員會的立場早有偏頗和歧見。這些歧見不少是基於誤解、不信任,也有一些是有關營商的文化衝突,要解決這困難,就要令美國社會對中資企業多些了解,以消除彼此在文化上的差異。

主動溝通縮少差異

在這新聞專輯中,記者對華為有着懷疑,原因竟然是華為的老闆並沒有接受媒體訪問。在中國人的世界裏,不少商賈大亨都把會見傳媒視為苦差,可是西方的上市企業便很會和傳媒打交道,企業老闆和傳媒聚會是很正常的事。

當遇上中國人低調和不愛與傳媒交手時,就會令人覺得神秘,結果企業老闆就給人謎一樣的印象,發展下去自然大有空間給人口實,說企業老闆的種種,以及跟政治扯上關係,令企業的海外活動受到影響,不利到海外發展。如要解決這個難題,企業公關工作必須到位,還要主動去讓外國認識中國企業。

現在已經是講求企業形象的時代,企業形象的改善,可以減低企業面對的政治風險,中資企業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

蘇偉文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