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市場是本地散戶的一大投資範疇,但隨着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的打擊,加上愈來愈多民企上市集資,當中難免良莠不齊,本報統計過去三個年度半新股的業績表現,發現僅有逾六成上市以來仍能保持盈利增長,近四成曾出現業績「走樣」,甚至出現發出盈警的情況。
本港新股市場中,內地企業佔很大部分,然而自○八年後金融海嘯肆虐,令中國出口亦受到影響,眾多內地企業的業務受到打擊。與此同時,內地收緊銀根加上A股市場低迷,赴境外上市集資便成為不少企業的融資出路,尤以民營企業為甚,但民企質素較為參差,去年民企風暴中,亦不乏半新股的名字。
本報統計○九年、一○年及一一年上市的半新股,根據它們上市後的年度業績表現(一一年上市新股則考慮其半年度或季度業績走勢),發現約六成一上市以來仍能保持盈利增長。
另外,其餘約三成九的半新股,上市以來曾出現業績倒退的情況,有少數更發出盈警,甚至公司出現內部問題而要停牌。這反映新股雖在上市時通過重重考核,但並非短期盈利增長的保證。
以去年底才掛牌的豪特保健(06880)為例,今年三月時竟發出盈警,指截至今年三月底的盈利數字可能只達招股書預測的三成至四成,令不少市場人士目瞪口呆。雖說許多新股都在招股書作出盈利預測,但觀乎豪特保健這類例子,反映盈利預測絕不可當作盈利保證。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半新股的業績之所以出現「走樣」,與最近數年經濟環境波動不無關係。此外,他指部分公司業績透過上市減持部分持股,希望減輕所承受的風險。為了達到上市目的,這些公司或進行會計上的「修飾」,以符合上市要求,但其實只是「透支」未來收益,上市後「要還」,這亦成半新股業績「走樣」的原因之一。他質疑交易所及保薦人有否做足盡職審查的把關工作。
事實上,證監會近期已就監管保薦人進行業界諮詢,正是希望提高本港上市新股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