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儲「走資」情況或加劇,一一年十二月金融機構外匯佔款大跌逾一千億元人民幣,跌勢除遠高於十月及十一月外,亦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反映資本加速流出及企業年底結匯意願下降,但市場人士卻認為屬好事,因此舉令內地有較大放寬銀根的空間,以及減少國際間對中央操控人民幣匯價的指摘。
根據人行昨日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一一年十二月底中國外儲為31,811億美元,比十一月底的32,209億美元,減少398億美元,為自九八年以來按季首次下跌;同期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亦連跌三個月,十二月份較對上一月下降1,003億元人民幣,而今次十二月跌勢之迅猛,更令市場人士感到意外。
市場對內地經濟前景的憂慮,或是導致資本加速流出的原因之一,根據道瓊斯訪問12位經濟學家的調查,料去年末季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由第三季9.1%降至8.6%。
據一中資分析員表示,十二月的外匯佔款下降速度挺驚人的,原因可能比較多,他認為可能與人行干預外匯市場有關,特別是十二月份見到幾次比較明顯的干預,還是需要動用外儲的。至於外匯佔款下降中資本流出究竟佔多大比重,該中資分析員指目前還很難判斷,因為十二月市場結匯的意願不是很強,很多企業持有外幣不結匯,也可能引致外匯佔款下降。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則認為,內地過去數月出現資金淨流出,相信是因為歐債危機影響及大量資金回歸美元資產作避險所引致,預期下半年資金會回流亞洲。
他表示,外匯佔款下降屬好事,因為可以冷卻房地產炒風,製造空間讓內地放鬆貨幣政策。對於內地外儲自九八年起按季首次下跌,屈氏認為屬好消息,因為現時3.2萬億美元的外儲遠超正常水平。另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國外儲減少有助減低國際間對內地操控人民幣匯價的指摘。
人行行長周小川日前亦直言,目前歐洲資金自亞洲撤出比較明顯,內地也有此情況,並補充有一定程度的資本流出,與中國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方向沒有矛盾。
不過,有市場人士擔心,隨着中國出口放緩,貿易順差收窄,外匯佔款下降這種趨勢或會持續至本年首季,資本流出速度或更快,情況有需要中央關注。事實上,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早前已預警,一旦內資加速外流,預料對內地貨幣政策有更大的影響,他呼籲中央應予以正視,而非只聚焦外資流走。
此外,工行(01398)董事長姜建清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外儲須提高其回報,相信中央最終會將更多外儲投資於股票、企業或其他資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