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通脹逼置業 內地閒錢多憂患

人民銀行發表的報告顯示,第四季度近七成四居民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期內物價滿意指數僅為百分之十三點八,創有該調查以來新低。這項數據整體反映社會存在的高通脹預期,以及對通脹治理的不滿。在內地,通脹已成為實實在在的威脅,並且通脹在本源上顯示為貨幣現象,更加無可辯駁。

內地樂於將通脹歸咎為國際熱錢釀禍,這不過強調了問題的一面,另一面應當看到,加緊對國際熱錢堵截後,內在的貨幣超發、實質負利率催谷存款釋放,形成巨大的閒錢堰塞現象。報告中得出,「更多投資」取代「更多儲蓄」成為居民第一選擇,揭示了走避通脹四竄投資的市場情緒,然而,這是實質負利率造成了居民無奈的走避,閒錢堰塞成患就是政策失當推動的。

閒錢堰塞成患強化了兩種現象:其一,房地產市道調控失效。報告揭示了居民投資悖逆的迷亂:一方面逾七成半居民認為房價「過高,難以接受」,是有調查以來的最高值;另一方面房產投資卻繼續「高票」成為居民投資首選。這是居民投資的無奈,明知房產泡沫風險,還是只能往那裏硬衝。政府愈調控樓價愈升,就是這種投資悖逆角力的結果。

在通脹威脅引發恐慌之下,與其說居民投資「飢不擇食」,莫如說沒有投資的活路可言,以致還是落手「磚頭」心裏踏實。投資基金會虧,投資股票被套,明明房價難以接受,甚至意識到有「接火棒」的風險,也感到相對於其他投資安全,顯示內地資本市場,根本令人缺乏投資信心,是一個讓民眾失望的市場,投資房產縱有風險,還是相對於存款、基金、股票值博。

情急之下投資房產的民眾,當然沒有甚麼後發優勢,只有充滿政策風險的劣勢。因為政策目標要打壓房地產,首當其衝的便是高位入市的民眾,一般炒家、富戶早在樓價低位入貨布局,上望水位相當充足,要打壓到炒家、富戶傷筋入肉,高位入市的民眾不用說先已血流成河。政策在調控滾滾沙塵中,要傷炒家就必先殺良民,枉死在房地產政策風險下的,一定是良民比炒家多。

其二,政策引導消費失敗。房價高雖然反而強化投資意欲,但物價高卻抑制消費意欲。調查顯示,居民購車意願回落,其他消費意願低迷,其中,購車意願為百分之十三點七,但仍處調查以來高位;大額商品購買意願與旅遊意願,分別降至百分之二十五及十九點五低位。關乎當局引導消費的政策,效果與目標是明顯背馳的。

事實上,這還是初期現象,一旦存款蜂擁向房產「搬家」,財力不足置業的居民未來半數的收入,將可能轉化為銀行供款,勢必對消費形成長期的緊縮效應,加上通脹對消費力的侵蝕,消費意願進入長期低迷絕不出奇,更談不上購車、大額商品消費了。儘管解讀人行報告,上述政策效果相當淺顯,但要解除當中糾纏的死結,回復正常談何容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一政策,對付通脹決無效果,當局需要作為系統工程的有效治理,經濟才有可能返回正軌。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