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跨國汽車購併中,最為成功的相信是法國雷諾對日產的購併,但身兼雷諾及日產行政總裁的戈恩(Carlos Ghosn),被問及對吉利購併富豪的看法時,竟說「作為競爭對手我會鼓勵、不過如果作為朋友,我的意見是敬而遠之!」戈恩的說法,正正反映了跨國汽車購併的潛在風險。
回顧中國以至全球汽車工業,確實有不少失敗的例子,其中最為注目的是生產平治的德國戴姆勒(Daimler)與美國佳士拿(Chrysler)於九八年合併成為戴姆勒佳士拿(Daimler-Chrysler),成為當時全球第二大的車廠。當初不少人都認為德國與美國兩個汽車大國的技術與市場結合,將可成為汽車工業的夢幻組合,可惜當初的如意算盤不但未能打響,到○七年戴姆勒佳士拿最終仍要將佳士拿的業務與品牌售予私募基金,並正式宣布這段不到十年的合作關係以失敗收場。
○八年金融海嘯更使佳士拿走到破產邊緣,佳士拿最終更要向意大利的快意(Fiat)出售資產以避過倒閉的命運。
回頭說中國的海外購併,早於○五年上汽集團就曾透過收購陷財困的南韓雙龍汽車48.9%股權,並成為雙龍的第一大股東,上汽當時希望將雙龍的技術與設計能力與上汽的低成本生產結合,繼而打開環球市場,可惜受管理文化差異及南韓工人擔心飯碗不保的壓力下,這次業務結合並不成功,雙龍最終仍只有以破產重組收場,而這場「中國汽車工業的第一次海外購併」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