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中國勢失「世界工廠」

一項研究顯示,墨西哥及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生產成本最低地區。在珠三角設廠的港商表示,隨着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及人民幣升值,內地生產成本較五年前升近兩成。雖然此刻中國競爭優勢仍在,但面對印度、巴西及墨西哥的威脅,「世界工廠」地位已響起警號。

「道瓊斯」引述AlixPartners商業諮詢研究顯示,若將中國、印度、巴西及墨西哥的製造成本與美國比較,觀察過去三年其勞動力、匯率及原材料成本等生產成本的變化,墨西哥及印度已取代中國的生產成本最低位置,對佔內地經濟比重超過四成的製造業,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

新勞動法削弱優勢

不過,報告補充說,內地廠商於過去兩個月已表現出積極的擴張迹象,預期因為運輸成本降低,其生產成本將於今年下半年有改善。

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表示,無可否認,新勞動法令勞動成本上升,中國的工業生產優勢較以前減弱,但印度及墨西哥等地工業發展仍屬起步階段,現時未能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但不排除若干年後會改變。

「中國所擁有的勞工質素、交通網絡及生產經驗等,都較其他國家具優勢,但受地理條件所限,未來墨西哥或會吸納美國生產定單,印度則因為語言優勢,能吸引歐洲廠商。」劉展灝補充。

他又稱,中央希望內地工業成功轉型,現正將勞工密集型的生產逐漸由廣東省遷往二、三線城市,希望廣東重點發展高科技產業,達到現代化與高增值生產,藉此提高競爭力。

人民幣升值增成本

中小企業總會主席陳山河認為,印度與過去的中國相似,不但人口眾多,而且生產成本便宜,是對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最大威脅。他又估計,人民幣升值及內地經濟發展迅速,令內地生產成本較五年前增加近兩成。

陳山河又稱,中國不可像其他新興國家只輸出勞力,轉型是唯一出路,就好像珠三角,近期已開始發展高科技產品,但需要一定的技術人才及時間,才會有顯著成果。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