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醞釀中的兩大舉措,顯示主動披露、增進透明度的用意。其一,聯儲局打算倣效歐央行,定期舉行新聞發布會,這被視為在傳統的發布機制,以及接受國會聽證質詢以外,向資訊公開邁進一步;其二,華府考慮公布十九家大銀行壓力測試部分結果,可讓外界更了解銀行的良莠狀況。增加透明度的舉措,不但擴張了公眾的知情權,也增進了對監管者及銀行的有效監察。
當然,實施這些革新,除了藉增加透明度,取信於民以外,另外重要的作用,當局可以借宣示,發揮引導市場的效果。一如近期每逢有較佳的數據,官員都樂於對外放話,唱好經濟走勢。這種「出口術」做法,目的無非作為信心藥投向市場,定期宣示政策比一般「口術」將更能引導民眾及市場。
奧巴馬當選總統後,履任之初對民意不敢怠慢,固然在情理之中。走出金融危機在本質上是挽回信心,因而有「信心比黃金重要」的說法,為此政府大灑金錢的同時,不斷針對市場反應,或調整政策,或增加注資,政策頻出的程度非正常時期可比。定期公布資訊,可以借助媒體的影響力,強化政府同民間的政策溝通,在這角度而言,是一種可取的管治藝術。
美國此舉不失為楷模,首先就是中港政府改善管治的標尺。內地捧「信心比黃金重要」為信條,在拋出救市方案表現上,有不失時機的效率,政策雖然自上而下的下達,但制訂政策的依據,以及執行過程的調整,往往對官不對民,缺乏定期公開宣示的快速機制。執行政策難免上頭熱、下面冷,凝聚力無從提起。
香港的情況更糟,除了缺乏定期公開宣示機制,制訂政策的效率也無從提起。投資市場奉行披露為本主義,但政府政策宣示,雖然並非沒有披露,但一向流於被動,同美國尋求主動披露、增進透明度有較大差距。這一點在金融海嘯期間,暴露得更明顯。政府官員出席質詢,面對議員是無奈,往往推得就推,更不用說對傳媒,碰上面被迫應酬幾句,談不上講究主動借助傳媒,去收宣示政策、取信於民功效的管治藝術。
政府陷於被動,明顯基於欠缺前瞻視野,制訂政策要等顧問研究,審視政策效果,要等經濟數據,形成管治落後於經濟走勢的大害。眾所周知,經濟數據是滯後反映的依據,對於一個較長期的規劃有參考意義,對於危機時期採取快速反應,則參考意義不大。明乎此,港府積重難返的決策慢板,缺乏政策執行力,就毫不奇怪。
若倣效歐美,設立定期新聞發布會,則無疑有助官員關注政策制訂及執行的進度,也藉此機制提升民間及市場的監察,改善官僚懈惰的作風。此外,倣效披露壓力測試結果,對銀行、大型企業不涉商業機密的測試結果,向外作出披露、增加資訊透明度,對提升投資信心有莫大作用,以往沒有的機制,今後值得積極考慮。金融海嘯揭示,傳統的「積極不干預」,切忌成為放任金融甘冒風險、不當經營的藉口,要保金融業得以持續發展,吸取金融海嘯教訓,政府要拿出改革招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