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強硬反恐 穆斯林憂被牽連

自從法國10月發生教師被車臣難民斬首的事件後,總統馬克龍近來的施政重點,瞬間聚焦於肅清國內的回教極端主義。當局矢言加緊規管清真寺、取締激進回教組織、強化警方的監控等。而在本月16日,《查理周刊》恐襲案的14名涉嫌同謀者全部被判有罪,又一次引起了法國社會對治安的關注。穆斯林社區亦感不安,擔憂淪為少數極端分子的「代罪羔羊」。

馬克龍的強硬事出有因:斬首案性質嚴重,已經觸發了主流民意的強烈不滿。民眾處於類似美國911事件後的悲憤情緒,要求政府採取一切手段,維護法國的共和價值觀。輿論認為,暴徒將教師斬首是直接挑戰教育制度,因此學校必須堅持教導學生共和價值,即民主、自由、多元化與公民責任的重要。法國同時應該正視回教恐怖主義的嚴重性,尤其是一些回教極端組織正利用清真寺給年輕人洗腦,令他們蛻變成「聖戰分子」。

大選在即 政治考量

馬克龍亦順應民情,推出了一系列加緊監控國內穆斯林活動的立法措施,嘗試在宗教、教育、保安等領域制止極端主義傾向。不過,他的強硬取態亦可能帶有選舉政治的考量。

法國2022年就會舉行大選,目前他最主要的威脅來自極右政黨國民陣線的女黨魁瑪琳勒龐。如果他在反恐問題上示弱,就會導致大批選民投向其政敵。因而馬克龍一系列強硬措施釋出的潛台詞是,穆斯林社區如不合作,換了瑪琳勒龐上台,只會推出更為嚴厲的政策。

但是,法國400萬回教少數族裔的擔憂已溢於言表。新措施不僅壓縮了穆斯林的生活方式,更會削弱人權與自由。他們指出,大部分在法國土生土長的回教徒並沒有激進主義傾向,而且法國保安部門對他們的監控本已非常嚴厲。斬首案的兇手是外來難民,屬個別事件,但卻要法國的回教徒承擔代價。假若馬克龍在推出一系列強硬措施後仍舊輸掉大選,那麼接替他的瑪琳勒龐,會不會變本加厲地利用這些措施來打壓回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