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選戰網絡化 吹淡買票風

【駐台灣記者宋江誠報道】在過去二十多年,不論是台灣的大選或區選,候選人的拉票策略均會推陳出新,形成特殊的選舉文化。而賄選包裝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隨互聯網發展迅速,不少候選人改以社交平台與選民接觸,逐漸減低賄選的風氣。

有十屆選舉經驗的台北市議員李慶元舉出多種賄選例子,如往選民住家進行清潔打掃,舉辦旅遊、同鄉會、壽宴等活動,並暗中提供伴手禮。但隨着科技發達,不少候選人都會透過社交平台增加曝光率。李慶元表示,網絡選舉成本僅需一百萬元(新台幣‧下同,約二十五萬港元),而傳統選舉起碼動輒七百至八百萬元(約一百七十五萬至二百萬港元)。他希望這種賄選歪風能隨網絡世代的發展漸漸退場,以淨化台灣的選風。

異於網紅 不僅求點擊

去年以小黨小資異軍突起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同樣以網絡宣傳脫穎而出。她指出,成為政治工作者後,更要自然地運用社群媒體和支持者分享與互動。不同於一般網紅的行銷手法,政治工作者的社群比較不會一味尋求點擊率,而是用直播方式或親自撰文及回應。擁二十多年選戰經驗的選舉公關達人朱柳哲指出,選舉出現網紅、網軍等新勢力。網軍又稱水軍,通常會有正反兩面,正面例如部落客推薦好評,負面則是網軍洗版攻擊對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